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南山寺

漳州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人去過

|

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南山寺在漳州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為漳州八大名勝之一,是聞名海內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的佛教大寺院。據《龍溪縣志·古蹟》記載,它原名“報劬崇福禪寺”,是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陳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稱南山寺。  大雄寶殿的左側有一個石佛閣,稱“淨業堂”,閣中有一巨大的石筍,聘請石匠名師把它雕成彌陀佛像。佛像連蓮花座高達一丈六尺,造型優美,俗稱大石佛。大雄寶殿的左角懸掛一口直徑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銅鐘。它本是唐朝鑄造,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擴建寺院時重新鑄造,鐘上有元朝住持僧右愚的題銘。 石佛閣的右鄰是德星堂,俗稱官房,原是供來客住宿的。1930~1931年間,陶鑄任閩南特委書記時曾住在這裡,特委機關就在這寺內領導革命。 大雄寶殿後面高坡上的右端是藏經閣,內珍藏六十廚經文,其中有無價之寶血書《華巖經》,相傳是明天啟年間寺僧融(一說雄)和蓮山及尼姑蓮三人用三年時間刺血合寫而成,筆法端秀,字跡顯出金黃色,共八十一卷。可惜在“文革”時受破壞,僅存殘頁。閣中還供奉一尊白石佛,是用純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高六尺,重四千公斤。因光潔如玉,被稱為玉佛。據查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妙蓮法師從緬甸募化而來。這種白石佛全國祇有三尊,一在北京團城(一說圍城),一在上海玉佛寺。 高坡上的左端是陳太傅祠,據傳是當年陳邕故居,後人改建為祠,供奉陳太傅塑像,後像被毀。太傅祠後面有樓,現稱“小姐樓”,又稱“姑娘樓”,傳說為金孃當年的閨房。金孃小姐削髮為尼之後,曾受皇上封為金花郡主,其墓原在寺後山上,人稱“姑娘墓”,解放後因五個工廠需要共建一座自來水池,把姑娘遺骸移葬在致經閣後園中,修建新墓,立碑曰:“唐浩封金花郡主玄妙之墓””(玄妙是金花郡主的法號),為遊客所瞻仰。 大石佛、白玉佛、大鐘、血書《嚴華經》、御賜《致經》(貝葉經)合稱南山寺五寶。 南山寺位於漳州市南郊,建於唐開元年間,為閩南著名古剎之一。寺內現存建築群為清末重修,但具有唐代的風格,規模雄偉。寺內的歷史古蹟以“南山寺五寶”最為著名,它們分別是重達650多公斤的大銅鐘、用天然石筍雕刻的佛像、血書滑緣經、光緒帝御賜藏經及緬甸玉佛。在這五樣寶貝中,以緬甸玉佛最為珍貴,它是由純漢白玉石雕琢而成的,是清末年間從緬甸運回的,目前我國僅存三尊,南山寺的這尊是最大的。 陳邕原籍京兆萬年縣(今陝西西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間(公元705~706年)進士,任太子李隆基的老師,李隆基登基(即玄宗皇帝),封為太傅。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因與奸相李林甫不合,被貶謫到福建,先居福州,後遷興化,最後遷居漳州。他看中九龍江南畔丹霞山麓這塊山水秀麗的地方,興建府第,因為建造形式類似宮廷,且有五個大門,違犯規制,被人密告到朝廷,說“陳邕興造皇宮,陰謀造反。”皇上派欽差前來查辦,消息傳來,陳太傅謊了手腳,心想大禍臨頭,苦無對策。在危急之時,他的女兒金孃含淚請求父親,舍宅為寺院,讓她削髮為尼,以保全家性命。陳太傅只得應允,即日請來法師,為金孃剃度為尼,並把她的閨房改為“修真淨室”,將府第改為“報劬院”。欽差大臣來到,見所建是寺院,不是皇宮,據實复旨,陳太傅免予問罪。 南山寺具體建造時間應在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後,初名“報劬院”。宋乾德六年(即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刺史陳文重修,改名“崇福”(其時漳泉二州為陳洪進所轄,漳州長官稱刺史。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陳洪進上表“納土”,漳泉二州正式歸宋),漳州知州章大任題匾“南州法罄”於南山寺。 南山寺規模宏大。進五個並列的大門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來客的彌勒大佛像,兩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剛)高大形象。原為泥塑,為1960年“六·九”特大洪水淹浸,俗語云“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四大金剛全部坍倒。災​​後改用水泥重新塑造,為古今所未有。其造型藝術尤其超越古今。彌勒佛背後,供奉一尊護法韋陀,兩手按住一桿“降魔杵”,直插地面。據說這“落地杵”為表示此寺可供應四方遊僧膳宿的標誌(另一種是合掌當胸,降魔杵平放在兩手臂間,表示不供應遊僧膳宿)。。 過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寶殿,正中供奉“三寶佛”(三尊),是來代修建寺院時重塑的,其特徵是兩個耳朵下端成尖形。解放後,認為寺是唐朝建的,佛像是宋代塑的,兩相不合,因此叫它“改頭換面”,把它的頭“砍”掉,按照唐朝特徵重塑成耳朵下端圓形的頭面。但佛像踞坐的石殿和“桌裙”仍是宋朝的。 大雄寶殿的左側有一個石佛閣,稱“淨業堂”,閣中有一巨大的石筍,聘請石匠名師把它雕成彌陀佛像。佛像連蓮花座高達一丈六尺,造型優美,俗稱大石佛。經考古專家鑑定,​​是一干多年前唐代藝術珍品。關於這尊大石佛,民間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一位有名的石雕名師聽說南山寺要雕塑大石佛,前來應聘,要求較高的工資,但聲明,在雕成之後,要是有人能指出任何一個缺點,可以分文不取。完工之日,邀請各界人士前來參觀評論,大家嘖嘖稱讚,無人指出缺點。那師傅正在洋洋得意,忽然有一個小孩高聲說:“大石佛的指頭那麼大,而鼻孔那麼小,怎麼能伸進去挖鼻屎呢?”大家才注意到有這個缺點。要找石匠評說時,石匠已偷偷溜走了。其實這只是笑談。 大雄寶殿的左角懸掛一口直徑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銅鐘。它本是唐朝鑄造,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擴建​​寺院時重新鑄造,鐘上有元朝住持僧右愚的題銘。鐘聲洪亮,幾里路外還可聽見。關於這口大鐘的鑄造,也有一段故事:傳說當年寺內僧人為鑄這口鐘四出募化,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寡婦,誠心地把僅有的一枝銅釵捐獻出來,-個乞丐也把僅有的一枚用錢捐獻出來,僧人雖然笑納,卻視為無關輕重,將其棄置一旁。大鐘出爐時,鐘面有一個小小圓窟窿和一條小裂痕,經過幾次重新澆鑄,這兩個缺點依然存在。後來住持僧想起了那銅釵和銅錢,拿來一比,完全符合,而且粘住了,再也撬不下來。至今大鐘上的銅錢和銅釵痕跡猶存,這故事隱喻著一個哲理。 南山寺在漳州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為漳州八大名勝之一,是聞名海內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的佛教大寺院。據《龍溪縣志·古蹟》記載,它原名“報劬崇福禪寺”,是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陳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稱南山寺。 石佛閣的右鄰是德星堂,俗稱官房,原是供來客住宿的。1930~1931年間,陶鑄任閩南特委書記時曾住在這裡,特委機關就在這寺內領導革命。  高坡上的左端是陳太傅祠,據傳是當年陳邕故居,後人改建為祠,供奉陳太傅塑像,後像被毀。太傅祠後面有樓,現稱“小姐樓”,又稱“姑娘樓”,傳說為金孃當年的閨房。但據對地方文物有深入研究的陳北愷(已90多歲)老先生說,那樓上供奉的是自陳邕之父陳忠以上五代祖先神位,稱“五祖樓”,所謂“小姐樓”乃是訛稱,並從而訛為“姑娘樓”。 金孃小姐削髮為尼之後,曾受皇上封為金花郡主,其墓原在寺後山上,人稱“姑娘墓”,解放後因五個工廠需要共建一座自來水池,把姑娘遺骸移葬在致經閣後園中,修建新墓,立碑曰:“唐浩封金花郡主玄妙之墓””(玄妙是金花郡主的法號),為遊客所瞻仰。 在漳州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有一座是聞名海內外史的佛教大寺院--南山寺。南山寺是佛教喝雲派的祖庭,有著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也是漳州八大名勝之一。 據《龍溪縣志·古蹟》記載,南山寺原名"報劬崇福禪寺",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到了明朝才改稱南山寺。 與其它廟宇不同的是,南山寺最早是一座家廟,是當時的朝廷官員--太子太傅陳邕的私宅改成的。陳邕原籍是京兆萬年縣(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西安),他是唐中宗神龍年間的進士,曾經擔任太子李隆基(也就是玄宗皇帝)的老師,李隆基登基後封他為太傅。開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36年)陳邕因為與宰相李林甫有矛盾被貶來到了福建,最初居住在福州,以後遷到興化,最後在漳州定居,興建自己的宅院。由於他蓋的宅院太大了、過於富麗堂皇和莊嚴,在建制上有模仿皇宮之嫌,而他又在朝廷裡與一些人不和,所以就有人去告發他,說他蓋皇宮,謀權篡位。朝廷知道後就派人來調查。當時如果這個事情被查實,陳邕就有被滅九族的可能。消息傳來,陳邕急得六神無主,他的女兒陳金花想出了一個避禍的辦法,那就是自己削髮為尼,對外宣稱是為了女兒出家而專門蓋的廟,這樣才能救全家的命。陳太傅雖然很不捨得女兒出家,但是又沒有其他應對良策,也就只好如此了。於是他馬上請來法師,為金花剃度,並把她的閨房改為"修真淨室",將府第改為"報劬院",陳邕和家人則到其他地方居住。欽差大臣來到後看見所建是寺院而不是皇宮,就回去如實禀報給朝廷,使得陳家躲過一劫。  這以後,陳太傅的家宅改稱為"報劬院",寺廟也一直保存下來,中間經過多次改建和重修,但仍不失唐代建築之風格。  來到南山寺大門,抬頭看正上方有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面有黃道周書寫的:"南山寺"三個大字。大門兩邊的院牆上鑲刻著趙撲初的墨寶"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進入三扇並列的大門,正面是天王殿,殿中供奉著一尊笑迎八方來客的彌勒大佛像,兩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剛)的高大形象。彌勒佛背後,供奉一尊護法韋陀,兩手緊握一桿"降魔杵",直插地面。據說這"落地杵"為表示這個寺院可以供應四方遊僧膳宿(另一種是合掌當胸,降魔杵平放在兩手臂間,表示不供應遊僧膳宿)。 過了天王殿裡面是一個大庭院,院子的左右各有一口圓形的池塘,池塘用石護欄圍起裡面栽種蓮花。這兩口池塘叫"日月池"。"日月池"前面的空地上豎著兩個高4米、雕刻古渾的"石經幢",這是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的文物。 在院子兩旁的迴廊裡裝飾著兩排長長的紅木雕刻畫廊,顯示出與其他寺廟的不同之處。紅木雕塑全長有120多米,是南山寺現任住持普法法師根據華嚴經上的一些圖片資料和有關佛家弘法的故事精心策劃設計,請能工巧匠花了好幾年時間做成的,有數千個人物構成。左邊雕刻的是從釋加摩尼佛的出生、成長、出家、說法到最後涅槃,貫穿整個佛陀的一生的故事;右邊是根據佛教裡的一些故事雕刻成的場景。許多專家看過後認為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儘管雕刻是紅木的,經過幾百年不會壞,但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南山寺特地在迴廊的邊上種植了兩排樹木,阻擋陽光的照射。 院子的正前方是南山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它始建於唐代,至今已經過了多次修繕。大雄寶殿殿堂高大雄偉,氣勢不凡,裡面供奉著三尊金身坐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頰有凹紋,眼臉微合;左邊是西方阿彌陀佛,右邊是東方藥師佛,眼均上挑,下巴較尖,雙肩削狹,身披袈裟。兩側護法天神,神情顯得莊嚴肅穆。殿內右角的方形木架上,掛有一口巨大的銅鐘,最早大雄寶殿裡的大鐘是唐朝鑄造的,後來鏽蝕了,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擴建​​寺院時重新鑄造一口大鐘。這口鐘的口徑3點8尺,高5點6尺,重約1300多斤,鐘聲很洪亮,幾里路外還可以聽見,銅鐘上面有元代住僧古愚的題銘。這口元代大鐘現在是南山寺的重要文物之一,已經被保護起來,目前"大雄寶殿"裡的大鐘是元代大鐘的仿製品。關於這口大鐘有一個傳說,說是當年寺內僧人為了鑄造這口鐘外​​出募化,有一個風塵女子捐獻一枝金釵,-個乞丐也把僅有的一枚銅錢捐獻出來,僧人雖然接受了募緣,卻認為做這樣一件清淨的佛門之事,用他們的捐贈似乎不太合適,於是在鑄造鐘的時候,就將這兩樣東西棄置一旁。結果在大鐘造好之後,鐘上有小小圓窟窿和裂痕,經過幾次澆鑄,缺陷依然存在。後來寺院僧人想起了那金釵和銅錢,於是他們又把銅錢和金釵放進去重新鑄造,這一次成功了,而大鐘上也留下了銅錢和金釵痕跡。這只是一個傳說,也許當初已經在鑄造的模子裡刻了銅錢和金釵的形狀,這裡面實際上喻含著佛家芸芸眾生都是平等的精神,告訴人們不要因為貧富、地位的差異而輕視別人。 在大殿的左邊迴廊上,有一座"石佛閣",也叫"淨業堂"。石佛閣裡有一塊天然的大石筍,宋朝時候的工匠因勢利導雕刻成一尊大大的石佛象,石佛象高一丈六尺,面部表情非常的慈祥,雍容高貴,肩部略垂,眼睛凸起而明澈,形態逼真。經有關專家鑑定,​​這個古代大型造象,其藝術價值,堪與雲岡、天龍各寺的石像相媲美。殿裡石柱上,有明朝天啟時人柯興邦的題聯,寫著:"石骨金身何處來,無始無終自在;慈雲法雨從空下,亙天亙地悠然"。石佛兩邊的兩尊菩薩則是後來人工塑造的。以前,人們在這三尊佛像上貼上金箔,近年來,寺廟認為還是恢復其本來的樣子更好,所以去掉了金箔。關於雕刻這尊石佛還有一個傳說,說是當初請一個能工巧匠來雕刻以後,很多人都來看,人們紛紛讚歎雕刻的精美。工匠在旁邊聽了之後有些飄飄然,得意之下他說了大話:"如果你們能找出一點毛病來的話,我就不收工錢了"。當時有個小孩在這裡看,他突然說:"佛像的手指那麼粗,而鼻孔卻那麼小,怎麼去用手指挖鼻屎呢",經小孩一說,人們這才發現這個缺點。結果工匠果然就沒有要工錢。 石佛閣左鄰是德星堂,它作為宅院建築的一部分,原來是為祭祀祖宗而興建的祠堂。後來,陳邕改宅為寺,德星堂仍然是其祭祖的宗祠。再後來德星堂改為官房,供來客住宿。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間,陶鑄擔任閩南特委書記時,就住在這裡。陶鑄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重返漳州時,曾賦懷舊詩一首:南山古寺規模在,含笑依然花滿枝。鬢白重來千百感,江山嫵媚故人稀。 從"大雄寶殿"後面出來,最後一進是"藏經殿"。"藏經殿",建在高坡上面的右側,裡面收藏著六大櫥三藏經論,還有無價之寶--血書《華嚴經》殘卷,這是明朝天啟年間,由寺院裡的僧尼歷經三年,間歇刺血寫成的血書,共八十一卷,筆法秀麗,字顯黃金色。可惜的是血書《華嚴經》在文革中遭受毀滅,現在僅存殘頁。收藏在"藏經殿"。此外還有光緒帝御賜的《龍藏經》,也是少有的珍貴文物。 在"藏經殿"正中中玻璃神龕內,供奉玉佛一尊,高約二米,重達四千斤,是由整塊純白大理石雕刻而成,一眼看去,淨碧如玉,晶瑩潤滑。佛象袈裟右袒,胸臂裸露,圓潤光潔,面容恬靜安詳,雙耳垂肩,恣態優雅而端莊,顯得非常的慈祥、親切、莊嚴,讓人一看到就生恭敬心,想有禮拜的衝動。這尊玉佛是清光緒年間,住持僧妙蓮法師在當時交通很困難的情況下從緬甸化募請來的。當時一共有三尊,現在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玉佛寺,還有一個就在南山寺,與其它兩尊玉佛相比,南山寺這尊玉佛是其中最大的,所以十分珍貴。 "藏經殿"左邊的是陳太傅祠,原先這裡是他的住房,現在裡面供奉著陳太傅的泥塑象。 漳州南山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開放的一批寺院,也是全國134座重點寺院之一。南山寺是佛教喝雲派的祖庭,僧眾最多的時候有1500多人,有"閩南佛國"之稱,南方的許多寺廟都是從這里分出去的。喝雲派許多法師、居士,還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創建寺院,弘揚傳統文化。現在海內外,特別是東南亞一帶很多的寺院每年在清明或者其他重大佛事活動的時候,都來這裡朝祖。 千年曆史滄桑,南山寺也曾經有過幾次興衰。"文革"中南山寺再次受到衝擊,僧人流散,寺院被一些單位佔用。改革開放以後,漳州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南山寺被佔房產和周圍被佔建為工廠的土地逐漸得到歸還,為南山寺的重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漳州市政府還撥出二百萬元對寺內一些年久失修的殿堂進行修繕。與此同時,近年來,一些僑居海外的喝雲派系的法師及關注南山寺建設的海內外人士對寺院基礎建設、文化建設和道風建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南山寺的修復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在海內外信眾的大力捐助下, 1995年9月南山寺"大雄寶殿"修繕工程,順利動工。 2001年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時節,閩南千年古剎漳州南山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大典,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協副會長聖輝大和尚專程出席了開光儀式,來自海外、港台和八閩諸剎長老及四眾弟子數千人參加了慶典,場面相當壯觀,成為福建佛教界的一大盛事。 南山寺現任住持普法法師乃喝雲祖庭後人,畢業於廈門閩南佛學院,屬於青年僧才,任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州鼓山湧泉寺方丈和龍海瑞竹岩住持。他任南山寺住持之後,堅持愛國愛教的原則,著力整頓寺規,恢弘道風,重振喝雲榮光,提倡人間佛教。在社會上做了很多慈善事業,比如興建希望小學、捐助希望工程,救助失學的兒童。資助一些環保和禁毒項目的資金等等。 如今,紅牆綠瓦,寶塔瓊樓的南山寺不僅是佛門勝地,還成為漳州及閩南地區的旅遊景點及假日旅遊熱點。 南山寺最佳旅遊季節 漳州這里四季如春,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南山寺旅遊。

特色

逛完南山寺,可以到旁邊的“八卦樓”下吃些臭豆腐,遠近聞名;還有“八卦樓”內的牛肉店,裡面的牛肉火鍋實在是一絕。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