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
三峽博物館位於渝中區學田灣人民大禮堂的對面。總投資超過億元,建築面積42400平方米。2004年底開始對外開放。博物館設立“三峽自然歷史與人文歷史”、“三峽出土文物精品”、“重慶曆史文化”等各種歷史藝術、民俗風情陳列館。該館全面展示和收藏庫區文物保護工作成果和三峽工程的建設成果。 鎮館之寶便是在忠縣烏楊鎮發掘的一對重達三十多噸的漢闕——烏楊闕。由於長期深埋於土中,未經任何風化,這對漢闕成為目前中國保存最好的一對漢闕。德國一位叫塔瑪拉·魏斯的電視工作者捐贈了該館的第一批文物。塔瑪拉·魏斯的祖父弗里茨·魏斯是清末駐重慶德國總領事館的最後一任公使銜領事。上個世紀初,弗里茨攜夫人多倫勃從武漢乘船到重慶上任,沿途拍攝了二百多幅照片,並錄下近三十首船工號子和民歌。這些罕見的歷史資料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基本陳列展:1. 壯麗三峽,包括大三峽360度全週電影; 2. 遠古巴渝; 3. 重慶:城市之路; 4. 抗戰歲月,包括“重慶大轟炸”半景畫。 專題陳列展:1. 西南民族風俗風情; 2. 歷代錢幣; 3. 歷代書畫; 4. 歷代瓷器; 5. 漢代雕塑; 6. 李初梨捐獻文物。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