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文儒坊因歷代文儒輩出而得名。宋祭酒鄭穆、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台灣總兵甘國寶、清代“世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襲故居皆在坊內。陳承襲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近代詩人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陳衍曾自吟一聯:“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 文儒坊東頭北牆上,還嵌著一塊高約2米、寬1米的陰文碑刻:“坊牆之內,不得私行開門並奉祀神佛、搭蓋遮蔽、寄頓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這是光緒辛已年(1881年)訂立的文儒公約。據有關人士認為,在全國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約,尚屬罕見。 文儒坊在衣錦坊之南,舊名山陰巷、儒林坊,東通安民巷,因歷代文儒輩出而得名。坊內曾居住著宋祭酒鄭穆、明代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林翰,抗倭名將張經等。福州人所熟悉的清代出任台灣武官的甘國寶舊址,在坊內門牌28號。清代“世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襲故居皆在坊內。陳承襲的長子就是清溥儀皇帝老師陳寶琛。近代詩人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 陳承裘故居 陳承裘故居位於文儒坊西口。陳承裘官刑部浙江司行走。陳承裘生六子皆中科甲,故有“六子科甲”的掌故。長子陳寶琛為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走進陳承裘故居,木柱雕樑威嚴猶在,古樸的宅院卻顯得有點蕭索。整座房子共分兩進。與別處的民居不同,陳承裘故居格局氣派,廳柱、門面還可以看出當年精雕細琢的痕跡。正房楠木門上部框架雕飾漏花,中嵌楠木板雕刻著鼎、瓶、盆、壺,第二進大廳四扇門板雕刻著花、鳥、魚、蟲,刻工精細,線條流暢。屋簷連著一間臨時搭蓋的木屋頂,牆頂泥塑造型大體完整,彷彿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