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天下第一墩

嘉峪關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人去過

|

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天下第一墩是萬里長城第一墩的俗稱,又名討賴河墩,頭墩,位於嘉峪關關城南7公里處,沿戈壁灘至討賴河陡壁的北岸連上,與祁連雪峰隔河相望,以河為險,是明代長城上西端第一個台墩起點。據(肅州志)記載:“討賴河墩,城(酒泉)西七十里,乃邊牆南,近討賴河盡頭之處。”該墩台由明代甘肅鎮肅州兵備道李涵築於嘉靖18年(1539年)。原台長、寬、高均為14米,呈正方形棱錐體,歷經風雨沖刷,部分岸壁塌毀,使現存台墩依壁而立,其險無比。 明代嘉峪關內外共有39座墩台,有大墩台和小墩台之分。明牆沿線自討賴河墩起,設墩台十餘座,討賴河墩屬大墩台,駐兵把守;擔負著傳遞嘉峪關以南至祁連山方面軍事信息的任務。若遇敵情,日間舉煙,夜間燃火,以表煙火薪急告鄰近的墩台駐兵和關城內的守軍前來應戰,以防禦關外游牧民族的犯關騷擾。 嘉峪關西長城上原有城台7個,其中明牆上3個,暗壁上4個。討賴河墩作為萬里長城第一墩,在古代軍事報警中起過重要作用。每墩五至七人戍守,多則三十餘人。明代舉放煙火同時鳴炮以執行烽除任務,“烽主晝,隧主礦',白天燃煙,夜間放火以通報敵情。舉一烽(燧),放一炮,表示來敵百人左右;舉二烽(燧),放二炮,表示來敵五百人左右;千人以上舉三烽(燧),放三砲;五千人以上舉四烽(燧),放四炮;來敵萬人以上舉五烽(燧),放五炮。討賴河域西側地勢開闊,容易看到敵兵動靜,作為長城第一墩,在執行烽燧報警中起到先鋒作用。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存,近年來嘉峪關市政府投入資金,先後夯築了第一墩北側30多米的仿古長城城牆。並對第一墩設置護欄予以圍護。遊客在第一墩可以憑弔蒼涼冷穆的歷史,並領略戈壁的浩翰和大漠的風光。 今天,遊客參觀茫茫戈壁上的討賴河墩,雖看不到烽火狼煙,但仍可憑弔蒼涼冷穆的邊關歷史,遙想當年狼煙四起,鳴炮報警的肅殺氣勢。還可以欣賞討賴河絕壁天險,尋撿大漠風雨奇石,領略戈壁的浩翰風姿。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