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大昌古鎮

巫山縣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古鎮地處長江以北,大寧河中游、小三峽風景區。從巫溪縣城出發,坐船沿大寧河下行兩個多小時,新小三峽旅遊的終點,依山傍水、綠蔭掩映、青牆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大昌古鎮古城藏在巫山山脈的一個平壩裡,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築城,大寧河、洋溪河在平壩匯合,沖積了數千畝肥田沃土,盛產稻糧;滔滔的大寧河下連長江,上通陝西鎮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統天下、諸侯割據爭雄的時代,大昌堪稱“咽喉”要地。 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階,迎面就是南門。一棵古老的黃桷樹生長在南門城牆裡,軀幹從石縫中冒出來,根虯暴露在外,盤旋著、扭曲著。 踏著古鎮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狹窄的街上行走,腳下發出清晰的腳步聲,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輕腳步,深怕破壞了古鎮的寧靜安詳,也使我們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地欣賞古鎮的一磚一瓦。有哪裡的古民居會比這裡的更舒展於山形地勢,更得意於御風親水?還有哪裡的老房子能比這裡的見證過更多滄海桑田,而後又將桑田滄海? 古鎮建在大寧河畔,佔地約10公頃,現名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東、西、南3座城門,東西街長350米,南北街長200米。人們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話,一燈照全城的袖珍古城。鎮內建築屬磚木結構,大多為四合井院,青磚黛瓦、雕樑畫棟,翹角飛簷、古樸幽雅,具有濃郁的江浙風格。 與1700多年的每一天一樣,村民平靜地在古鎮生活,坐在門前乾著手頭的活計,打理著自家的營生。三峽工程蓄水已經改變了一切,還有7個月,大昌古城將被全部淹沒,上方水深將達近30米,這裡將變成一片汪洋。但這裡沒有給人絲毫異樣的感覺,只有古城南門上那個若大的“拆”字提醒著人們,這裡不久就會消失,2004年初古鎮將全部拆除和部分複制,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將度過千年古鎮的最後一個夏天。 到大昌古城,溫家大院是一定要去的。這座始建於清朝初年的建築是古鎮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溫家第十代孫溫光林和大院的女主人付少香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著,溫家大院是他們曾經當過清朝巡撫的祖先修建的。它坐西向東,佔地32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為穿斗式結構,大院由門廳、正廳、後廳三部分組成,均以椽木作為房梁屋頂,共有12柱37架梁。窗櫺鏤木雕花,工藝考究。雕花窗戶像巨大的雙喜字,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天井裡的水漏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天井四周圍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正廳是家族長老會客的地方,擺放著兩把椅子,上方“祖遺厚德世代昌隆”字跡剛勁、寓意頗豐。老人的大兒子已經移民外遷,回到了他的祖先曾經生活的地方——廣東,400多年的風風雨雨,大昌的居民大多是湖廣填四川時的移民後裔,滄海桑田,他們又沿著先民的路線返回祖籍故鄉。 現在大昌古鎮已經淹沒,但目前正在重建中,大昌古鎮的複建嚴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建築在拆除時就一一編上號碼,運到復建場所再按號碼一一拼裝成原樣。目前,房屋建築基本複建完成,形成了南大門、溫家大院、明代書院等千年古鎮畫面,城內屋宇翹角飛簷,精巧別緻,古風濃郁,呈現明清建築特色。 據介紹,新古鎮將延續原有民風民俗,還將通過釀酒、織布等民間工藝表演再現古鎮的生活場景。 大昌古鎮地址:位於滴翠峽口北上10千米處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