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
從川南重鎮宜賓市沿金沙江西行70餘公里,經過屏山縣城再沿著曲折盤旋的山區公路北行37公里,便到了龍華鎮。 龍華,是一個依山臨水古風依然的小鎮,因龍華寺而得名。它的南面是起伏綿延的老君山,大龍溪、小龍溪在鎮北口相匯後流入岷江,八仙山風景區隔溪與古鎮相望,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有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八仙山大佛。由於大山的阻隔,使得龍華完好地保留下了它的歷史風貌,有古鎮活化石之稱。 古街古巷古風濃 龍華鎮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十分重要,是彝漢爭奪之所,三國時諸葛亮南征孟獲曾親率大軍從這一帶開進涼山,渡金沙江入雲南。明代曾在此設驛站,清代咸豐元年(1851年)在此設平安營,建都司衙門,駐軍,修建城牆和城門。至今,古鎮尚保留有兩座寨門及都司衙門舊址、兵房。 漫步古鎮,龍華的特色撲面而來:古橋、古街、古巷、古風濃郁。一座頗具特色的風雨橋———龍華涼橋如長虹臥波,橫跨在小龍溪上。步上涼橋,但見大小龍溪兩岸古榕成排,枝葉垂溪,流水淙淙,鴨群戲水,石墩成陣,槌衣聲聲。岸上民居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市井風情畫。 過了涼橋,進入古寨門,便步入了至今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條街,名曰順河街、新街、長街,皆是石板鋪路,寬不過三四米,歲月在石板路上留下了道道凹印。古街左右兩旁為清一色的木結構房屋,一樓一底,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向鎮中心延伸。順河街沿溪而建,錯落有致,三官樓臨溪而立;新街實為老街,無一不是清代民居建築;長街其實不長,曲曲彎彎。位於正街上的龍華寺由於年代久遠,僅存遺址柱礎和部分建築,倒是不遠處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禹王宮尚基本保存完好,主殿台基兩側的七幅高浮雕古代戲劇故事畫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如“趙匡胤洗馬救駕”、“三英戰呂布”、“長板坡”等,深浮雕花格圖案將這些圖畫連接起來,頗富裝飾美。 龍華立佛冠全球 龍華古鎮最奇特的是,在八仙山上有一尊現今世界上位居第一的立佛———八仙山大佛。 八仙山海撥850米,相對高度420米,山有八峰,有如八個羅漢排成一排,盤膝打坐,故而叫“八仙山”。立佛鑿於主峰紫紅色崖壁上,據省內考古專家考證,該大佛建於明末,距今已有400餘年,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近建成寬約2米的登山石梯1716級,直達山頂丹霞洞前,隔溝與大佛相望。 八仙山大佛高32米,《中國大百科全書》列入的世界十大佛像,八仙山大佛榜上有名。這十大佛像或坐或臥,八仙山大佛頭盤螺髻,身著袈裟,端莊肅穆,左手當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為深浮雕接引立佛像。2001年3月,阿富汗巴米揚兩尊高53米和35米的站立佛像被塔利班的砲火無情摧毀後,八仙山大佛便成為世界第一立佛。遺憾的是,當年大佛只鑿至膝部,若鑿至腳,至少可增加10米。當地民眾說,這佛腳刻不得,若刻出腳來,大佛就要洗腳,每年夏天,大小龍溪就要漲洪水,豈不有悖我佛慈悲? 八仙山丹霞洞窟群,由9個洞窟組成,皆為佛教和道教遺跡,外形為仿木結構樑柱,每洞皆鐫有匾對,雕刻精美。最為奇特的是玉皇洞左右兩側的門聯: 其中雙日、四日、三月、四月四字無人能識,內容無人能解,成為亙古之謎。 正月十五燒龍燈 正月十五燒龍燈,是龍華古鎮特有的地方文化盛會。 入夜華燈初上之時,小鎮成了歡樂的海洋,幾十個耍龍漢子在鑼鼓聲中將龍燈舞了起來,沿街遊行。小鎮頓時沸騰,人們紛紛佔據有利地形,點燃自製的竹筒焰火,對著龍燈噴射,此時,只見數十支焰火組成交織的火網,猶如下起了陣陣流星雨,場面十分壯觀。樓頂、窗前、街頭鞭炮齊鳴,硝煙滾滾,火光閃閃,炮聲陣陣,巨龍在火光星雨中翻騰,人流隨巨龍湧動,把新年鬧元宵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 氣候:龍華冬冷夏涼,燥濕多雨,雨具不可少。
龍華的特色小吃有葉葉粑、玉米粑、麻辣涼粉、糖水涼糕等都是物廉價美,一天30塊就能吃飽吃好。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