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
七里峽景區位於廣元市旺蒼縣北部鼓城鄉境內,距縣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峽、白龍宮三大景區組成,面積100平方公里。這裡屬米倉山系西段,為構造侵蝕、溶蝕中的地貌,最高點東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點關口埡河谷海拔880米。 鼓城景區以山景為主體,森林景觀、野生動物、地下景觀相輔相成;雲景氣景四時不同,絢麗多彩。鼓城山因山體似鼓而名,四周峭壁如垣,高達150-200以上,山頂寬廣平緩,方圓2-3萬平方米。主要景觀有“雲海天鼓”、大紅岩“岩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風蝕園林”、塔壩河“花徑通幽”、爛壩子野生動物出沒地和卡門、大紅岩“地下暗河迷宮”等。 七里峽景區以水景為主,峽谷、森林、流水渾然一體,形成了絢麗多姿、清雅奇幽的獨特風韻。這里河谷狹窄,谷中多梯坎斷崖,河水天然純淨,清澈晶瑩,石頭五顏六色,與流水相輝映,幻化出五彩斑斕的水景。主要景點有萬卷峽、疊翠峽珠簾瀑布、珍珠灘等。白龍宮景區河水翠藍清澈,平靜如鏡;山勢挺拔高聳,如劍如屏。有白龍宮、黑龍潭、鐵佛寺等景點。 鼓城山--七里峽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奇麗峽,原名七里峽,中央電視台1992年在《神州風采》中介紹七里峽風光時,更名為“奇麗峽”。她深藏廣元東北邊緣的萬山叢中,距旺蒼縣城64公里,與陝西寧強縣相毗鄰,總面積約33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276米,平均高度1200米。 奇麗峽可分為四大景區:南區四奇、北區五秀、七里峽和古城山。 四奇,指的是岩縫口、穿眼子、塔地洞、華蓋石。岩縫口在旺蒼縣乾河鄉元山村境內,遠看一塊巨石夾峭壁之間,雲霧之中,搖搖欲墜,近觀頭頂一線天,兩壁堅不可摧,人行其間,絕不會有大石砸頭的危險。穿眼子,在絕壁正中,生出一個圓孔,直徑約20米,四周無任何障礙,也無法攀援,只有站在對面的山腰,對準石孔,可以看到石孔背面的風光景色,恰似一個巨大的萬花筒。塔地洞,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深不可測,至今還沒有人探明洞府的盡頭,洞內石筍、石柱、石蓮、石乳、晶瑩玲瓏,有的像菩薩坐禪,有的似滾龍抱柱,有的似二龍戲珠,有的似仙女散花,有的似美女翩翩起舞,千姿百態,不可盡言,萬千景象,令人賞心悅目。華蓋石,距穿眼子二里許,山峰兀立一株石蘑菇,又似華蓋,故名華蓋石。菇莖粗達十人圍抱,菇盤周長大約500米,盤下可容數百人乘涼、躲雨、遊玩。 北區五秀,指的是鐵佛寺、乾河壩、門扇岩、大水潭和大岩河瀑布。鐵佛寺建於何時,無可考證,只知道在明朝萬曆年間改建過。乾河壩,在乾河鄉政府所在地。鄉政府東側有一條河,其上游流水潺潺,其下游急流奔瀉,唯獨這中間三公里一段,常年干涸,河面上只有亂石沙灘。門扇岩,在鄉場鎮300米處,一根巨大的石筍傾斜成五十度,像一根手指指向天空。大水潭,又名大鵝包石塘。距鄉場600米,處鐵佛寺坎下,水潭面積約400平方米,四周石壁如雕塑。大岩河瀑布。距鐵佛寺西北3公里許,瀑布從百米高的陡壁懸崖瀉下,四季景色各異。 省級風景名勝區鼓城山-七里峽景區位於廣元市旺蒼縣東北部,由東、西鼓城山和七里峽、百龍宮、鹿溪亭、東河水庫等100多個景點組成。景區以山、林、水、泉、洞庭湖、瀑構成景觀,自然巧妙地組成雄、險、奇、秀、幽、雅兼具的特色。 主景鼓城山海拔1200~2270米;方圓80多千米,東西兩山對峙,開頭皆具鼓形而得名。原始森林、次生林和亞高山灌叢草甸中棲息著獼猴、金貓、雲豹、林麝、毛冠鹿等珍貴動物,其他尚有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數十種,鳥類160餘種。 被譽為瑤琳仙境的百龍宮可分為三段:前段主體長220米,一般寬為20~30米,高10~20米;中段由5個大廳相連組成;而第三段可視為第三6大廳突然下陷,深達30多米,俗稱大黑洞。全洞鈣華景觀發育良好,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塔、石幔、石花、鵝管、壁流石等琳榔滿目;其中發石珊瑚、石珍珠等較為少見。 七里峽七曲九彎,山重水復,峰迴路轉。山色春日艷麗,夏日清幽,秋日葉紅,冬日素雅,四季有景色而景色不同。端公潭瀑布濺玉飛花,紅沙河的峽谷幽深,大紅岩的雲海沉浮……奇特的自然美景及古人遺留下來的古廟、木雕、鐵佛、鐵鐘,構成的豈止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七里峽景區最佳旅遊季節 七里峽景區以水景為主,峽谷、森林、流水渾然一體,形成了絢麗多姿、清雅奇幽的獨特風韻。所以,最佳的旅遊季節是在夏天多雨的季節。
女皇蒸涼麵又叫“夫妻米涼麵”,有這麼一個傳說。相傳,唐朝高宗時,工部尚書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則天原名),14歲時,就被唐太宗選入宮中為才人。當時因君命難違,她不得不離開她自小青梅竹馬的情郎哥常劍峰。武媚娘在幼時讀書之餘,常和劍峰一起游河灣,而河灣渡口有一家削麵店,他們每次游河過灣,總要到削麵店吃上一碗。因此與店老闆混得熟了,經常邊吃邊淡論面的製作,一段時間後也對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後來,他們想夏天要是吃一種涼麵該多好。於是便和麵店師傅一起試驗,終於用米漿研製成了一種柔軟可口、綿韌不粘的米涼麵。媚娘和劍峰高興得抱成了一團,削麵店師傅見此情景,便打趣這一對小情人: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涼麵吧”恰巧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涼麵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傳開,成為當地人人愛吃的地方名食。後來,媚娘去了京都長安。雖然她與常劍峰終未成夫妻,但夫妻米涼麵卻被流傳下來。 後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麵”,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製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工藝:蒸涼麵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大米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一天,再加1/10的大米飯,然後磨成適度稀漿,放入有炒布的蒸籠蒸熟。蒸熟後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晾冷後折疊切成細絲即成。這種涼麵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麵,加入醬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蒜泥等調料,攪拌後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涼麵辣得人臉紅嘴發麻,但吃得有滋有味。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