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迴瀾塔位於汶川縣漩口鎮壽溪河合流處之岩坪上(三角形尖地前端),由塔基和塔身兩部分組成,白色灰漿抹面。因岷江漲洪,托壽溪之水旋轉,似有瀾回,故塔名“迴瀾”。文物鑑定該塔為風水塔(塔底層內壁有“堪輿苟含章”字樣,堪,天文;輿,地理;即風水學)。據(灌縣志)記:此塔系清咸豐年間,處主姚廷貞(一說姚清瀾,見《汶川縣地名志》)所建。民間傳,姚常栓仔豬於廣東街場口香楠樹上,豬每每以嘴拱泥,久之地出深坑。一日晚,姚收豬,見坑中銀定如堆,甚喜,又覺蹊蹺,即尋陰陽先生算卦,得“私取此財災,用於公益喜”之卦,於是乃用銀於此地修塔,為鎮江中惡龍。該塔塔基平面呈六邊形塔身為六棱九級密檐式磚塔,由下向上逐級內收,塔頂六角攢尖,底邊呈六角形,由下向上層有收分,每層高度由下往上依次遞減,各面均開窗。塔通高21米,底層邊長2.6米。今塔內樓架已毀。迴瀾塔所處位置為三角形台地,左傍岷江,右依壽溪河。盛夏之際,山洪暴漲,洶湧澎湃的岷江水自北而南,壽溪河水自西向東,兩江在此交匯,相互頂托,形成巨大的漩渦,驚濤拍岸,大地顫抖,山谷轟鳴,蔚為壯觀。清代詩人鐘峻對此有十分貼切的描述: 百尺驚濤響怒雷,大江東去此西來。不須更著推移力,惟有狂瀾要挽回。如今,隨著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紫坪庫水庫的建成,迴瀾塔將搬遷它處。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