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
百岔河中下游兩岸連山,山底部多垂直壁立的玄武岩,岩石上鑿刻繪畫了9處48組200餘幅岩畫,上自昌義板石房子、河落溝門(原旗扎薩克駐地、康熙皇帝曾駐蹕於此),下至萬合永鄉廣義、大河隆、閣老營子,全長60餘公里。河道蜿蜒曲折,兩岸的岩石上,可見一幅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岩畫,因此,百岔河兩岸又有“百里畫廊”之稱。岩畫是古代先民們刻繪在石頭上的藝術作品,也是他們生產活動、生活場景的記錄。岩畫不是一個民族、一個部落幾個人繪畫的結果,而是幾個民界岩畫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遠古岩畫藝術的珍品。百岔川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古老燦爛的文化,《辭海》中“百岔山”詞條解釋為:“百岔山在河北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邊境,蘇克斜魯山、大馬群山、七老圖山交接處,西遼河上游西拉沐淪河源地。”史料及岩畫表明全長140公里的百岔河流域,是商先民的搖籃。商族南遷黃河流域後,東胡族居住,並以西拉沐淪河流域為中心,創造了以東胡文化為主體的“夏家店上層文化。”百岔河岩畫密集區域的山地上,發現兩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上有大量的石刀、石斧、石鋤、石鐮、石針等,還有較粗糙的舊石器時代的砍砸器、刮削器等。證明百岔岩畫起源於新石器時代6000多年以前,止於1000多年前的遼代。百里山川中的200多幅岩畫,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涉及到生產生活、族徽、宗教、祭祀、天體星雲、人面圖、圖騰崇拜等諸多方面。岩畫多以鹿為主,還有日月星辰、牛、馬、野豬、狗、虎、豹等動物,人面圖、跳舞圖、祭祀圖、射獵圖、男根女陰圖、生殖圖及古文字。這些岩畫,構圖精巧,線條圓潤流暢,粗獷與細膩、笨拙與靈巧、古樸與現代、現實與抽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人嘆為觀止。最聞名的“鹿影”,畫面上的群鹿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驟雨初停,岩畫會煥然一新,群鹿或立或奔,或佇聽或警視,大有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天鹿行空,獨來獨往之勢。百岔岩畫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歷史上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兩次出巡塞外都駐蹕百岔。根據這些歷史真實,便有了康熙出巡,禦影照壁之說。傳說,“鹿影圖”也是康熙登烏蘭壩山口,見青山綠水間,群鹿食草,康熙皇帝揮手曰:“此景應常駐人間矣。”聖言不可違,也就有了御封的鹿影圖。百岔岩畫不僅是我國北方的一大人文景觀。同時還戴著多層神秘的面紗。1998年,中國北方古代文化國際研討會的中外專家們,專程來此研究考察,通過這些岩畫研究先民們的生產生、宗教民俗活動,了解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和進步史。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