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地區
古格王國遺址坐落於阿里扎達縣扎布讓區境內,象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里。在一座高300多米的黃土山上,佔地約183萬平方米。曾經是古格王朝的宮堡。這座宮堡從10世紀至16世紀經16代古格王不斷擴建,規模十分龐大。它由王宮、廟宇、碉樓、佛塔、洞窟組成;宮堡依山疊砌,從地面到山頂建築物高度達300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氣勢雄壯巍峨;內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外有堅實的城牆,猶如銅牆鐵壁,巍然屹立。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餘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於十七世紀滅亡,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 故城的石刻寶庫其實是古城的圍牆,城牆角設有碉堡。當年雖是作防御之用,但卻是戰爭與藝術溶為一體的結晶。牆上有4502件線刻造像石和藏梵文經咒的瑪尼石刻,幾百年的風霜雪雨,使得大部分已脫落於牆腳。多少年來斗轉星移,大自然給它印上了五顏六色,更豐富了畫面的藝術魁力,真是一個大型瑪尼石刻展。另一種石刻是刻在橢圓形的鵝卵石上,因這裡離獅泉河很近,河裡卵石應有盡有。 遺址中還有六座廟、殿,即紅廟、白廟、輪迴廟、枕布覺廟和王宮殿、集會議事殿。其中紅廟、白廟、輪迴廟內還遺有豐富多采、栩栩如生的壁畫,壁畫的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和其父淨食王的畫像,吐蕃贊普及其王子的畫像,還有古格王國國王和臣屬們的畫像。這些壁畫是研究古格王國歷史的重要資料。遺址的周圍還有古格王國時期用於戰爭的盔甲、馬甲、盾牌等遺物。值得一提的是:古格王國時期的一條水渠故道,至今還遺有部分用石塊壘成的殘牆。這條水渠全長2公里,從遺址直通到像泉河。這不僅是古格王國吃水的來源,重要的是有利於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 古格王國遺址是一座規模宏偉、面積浩大的高原古城,它不僅為研究西藏歷史,而且為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