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地區
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不丹內亂遷到西藏,並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銜。隨著帕拉家族權勢的增大,帕拉莊園的規模日益擴展。1904年,英侵略軍焚毀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莊園。抗英戰爭結束後,帕拉莊園遷到班久倫布村,歷經數十年其家族勢力不斷擴大。帕拉莊園主旺久當過林布寺小喇嘛,還俗後主持莊園的日常事務。他整頓莊園經濟,擴充莊園規模,加強對農奴的統治,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擁有小莊園22個,佔有土地8600多克(面積丈量單位)、牧場6個、總牲畜14250餘頭(只),佔有朗生(農奴)2440餘人。1959年,帕拉旺久參與叛亂並外逃,其莊園理應全部沒收,當時的江孜分工委考慮到帕拉莊園系西藏十二大莊園之一,具有特殊意義,對其進行了妥善的保護。隨後,縣委、縣府對其進行了多次維修。帕拉莊園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舊西藏貴族莊園。 帕拉莊園現存房屋57間,主體建築為3層樓房,設有經堂、會客廳、臥室,還有玩麻將的專用大廳。房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經堂陳設考究,經書、佛龕保存完好;臥室之中,金銀玉器琳瑯滿目;還有帕拉貴族當年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餐具、進口酒、進口白醋、珍貴裘皮服飾,極盡奢華之能事,清晰地再現了帕拉貴族當年驕奢的生活。經堂、臥室陳列的三張照片,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主體大樓中,陳列著皮鞭、腳鐐等刑具,莊園中還保存著舊時的監獄,這是西藏貴族統治農奴的工具。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間,其朗生住房,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與貴族的豪華住宅形成鮮明對比。帕拉莊園,是舊西藏貴族和農奴兩種不同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舊西藏的縮影,為考證舊西藏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大量例證。 帕拉莊園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奴隸主莊園,位居十二大莊園之列。 帕拉莊園原建於江孜江嘎村,1904年英軍入侵時被焚毀,抗英戰爭結束後,帕拉莊園重建於江孜城西南年楚河的另一側,距離江孜4公里的班久倫布村,隨著帕拉家族權勢的增大,帕拉莊園的規模日益擴展。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不丹內亂遷到西藏,並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銜。其後代先後在西藏噶廈政府中任高官,家財雄厚。 帕拉莊園主旺久當過林布寺小喇嘛,還俗後主持莊園的日常事務。他整頓莊園經濟,擴充莊園規模,加強對農奴的統治。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帕拉莊園共有附屬小莊園22個,牧場6個,農田8600多畝,牲畜14250多頭,奴隸2440多名。1959年,帕拉旺久參與叛亂並外逃,其莊園理應全部沒收,當時的江孜分工委考慮到帕拉莊園系西藏十二大莊園之一,具有特殊意義,對其進行了妥善的保護。隨後,縣委、縣府對其進行了多次維修。帕拉莊園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舊西藏貴族莊園。 莊園現存房屋57間,主體樓高三層,建築配套完整,裝修考究,設有經堂、會客廳、臥室,還有玩麻將的專用大廳。房內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經堂陳設考究,經書、佛龕保存完好;臥室中,金銀玉器琳瑯滿目;還有帕拉貴族當年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餐具、進口酒、進口白醋、珍貴裘皮服飾,極盡奢華之能事,生動再現帕拉家族當年的豪華生活場景。主體大樓中,陳列著皮鞭、腳鐐等刑具,莊園中還保存著舊時的監獄,這是西藏貴族統治農奴的工具。至今仍保持原貌的朗生院13間,其朗生住房,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與貴族的豪華住宅形成鮮明對比。而今帕拉莊園多花樹水石和家禽畜類,整體佈局類似園林,平時非常安靜。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