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
水源洞,在清代以前叫靈巖或靈洞,位於縣城東北1公里的百花山下,洞外奇峰四合,古木參天,飛鳥爭鳴,河水碧波蕩漾。水源洞洞口寬敞,寬30餘米,高30米,早在康熙年間,洞口大廳就有廟宇,立佛像,香火甚盛,遊人不斷。歷代名人騷客在洞內留下了許多詩詞碑刻,其中洞頂最高的石崖上刻有“第一洞天”雄偉蒼勁的四個大字,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左江觀察使王玉德所題。在“第一洞天”裡有一個大大的“佛”字石刻。它高1.7米,寬1.2米,筆力雄健。“佛”字的左下方原有落款,寫著“楚南八十老人劉璜書”,“文革”時期,慘遭敲壞,落款人名已難辨認。已經八十高齡的劉璜老人還寫得如此筆力遒勁的大字,可見他絕非等閒之輩。據說劉璜老人文武雙全,但懷才不遇,仕途坎坷,清道興年間,雲游到水源洞,見山明水秀,風光怡人,便落髮為僧長住下來,他精通琴棋書畫,以詩會友,十分風雅。這個“佛”字,意思是說,洞景清幽,足以養性,平生僕僕風塵,老來游此,塵心盡滌,彷彿步入佛國,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各位朋友,但願您也能結上“佛”緣,讓“佛”光照明您以後的路。 水源洞全長500米,洞內有地下河,四季常流,洞中鐘乳石、石筍、石欄、石花等千姿百態。目前開發有“雙獅對語”、“鎮寶花貓”、“哺乳金獅”、“壽翁棒桃”、“引頸駱駝”、“通天寶塔”、“金獅探海”、“古洞靈芝” 、“靈虛佛手”、“靜室”等14處景點。洞中地下河流出成為澄碧河的“水源頭”,故水源洞又有“澄碧河之父”之稱。說起“澄碧河之父”,洞內還有一個有趣的景點,入洞口不遠,有一處突出的鐘乳石,非常挺拔,微微上翹,在燈光的照射下,極像一個男人的陽具,連後面的陰囊也清晰可見,故命名為:雄起,也有叫:澄碧河之父。水源洞中的地下河落差約200米,水流湍急、洶湧澎湃。水源洞為凌雲洞景的代表,《中國名勝辭典》、《廣西名勝紀遊》都有水源洞的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館存的泗城府畫卷中就有水源洞勝景。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