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
潿洲島位於北海半島東南面36海里處,是廣西最大的海島,由南至北長65公里,由東至西寬6公里,最高海拔79米,是我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島上住有2000多戶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島上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宜人,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故素有“大蓬萊”仙島之稱。 從高空鳥瞰,面積為25平方公里的潿洲島猶如一枚翡翠漂浮於湛藍的大海中。踏上這座火山島,撞入眼簾的是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岩景觀:豬仔嶺憨態可掬,鱷魚石栩栩如生,滴水巖泉水叮咚,紅色火山岩好像剛剛噴發過……,位於盛堂村的法國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紀末就落戶島上,材料全部取於島上的珊瑚、岩石,歷經百年歲月,依然堅固如初。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遊覽該島,寫下“日射潿洲廓,風斜別島洋”的詩句。 潿洲島現為省級旅遊度假區,每天均有遊輪迎送客人,島上綠蔭掩映,陡壁幽洞,怪礁奇岩,黃沙碧浪,景物奇美。主要景點有滴水屏、龜豕拱碧、仙人洞、賊佬洞、羊咩洞、珊瑚灘,以及三婆廟、聖母廟、天主教堂等。島上還建有各種娛樂設施,是海島探幽,海上垂釣、浴海拾貝、潛水探奇的極好去處。 良港天成環境特殊 潿洲島地勢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灣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圓椅形,東、北、西三面環山,東拱手與西拱手環抱成娥眉月狀,像世大無比的螃蟹橫臥海中。碼頭背靠高10-30米的懸崖峭壁,崖頂青松挺撥,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進進出出,人來貨往;飛鳥水禽,時隱時現;浪湧波興,空闊無邊;水天一色;氣象恢弘。 地貌奇妙勝跡壯觀 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蝕下,潿洲島海岸基岩出現海蝕洞、海蝕溝、海蝕龕、海蝕崖、海蝕柱、海蝕台、海蝕窗、海蝕蘑菇等奇妙地貌。 從整體山岩上分離出的巨型石塊,在海水旋流沖刷剝蝕下,形成頭大腰細的海蝕蘑菇。島上西港碼頭有高3米、寬6米的巨型海蝕蘑菇。 當幾個海蝕洞受侵蝕而連成一體時,就成為凹進陸地的槽形穴,它被稱為“海蝕龕”。近岸沙灘的海蝕石,其形似鰲魚、海豹、海牛、大鯨、海豚、海參、海龜、海馬、魷魚、鮑魚、石斑魚、青蟹、對蝦、海星、海螺、海蜇、海蛇、海狗等,堪稱“天然水族園”。 在東北岸和西北岸的橄欖玄武岩沙灘上,可撿到大似蠶豆、小如菜籽的碧綠透明寶石。 在港口東拱手與西拱手下,有幾處景點:有個山洞傳說是反清武士的駐地,叫“賊佬洞”;有個狀似臥龜的石穴,叫“海龜窿”;一個形像伏豬的小島,叫“豬仔嶺”;一個酷似一張長著寬額、高鼻、翹下腭的人臉的岩石,叫“洋人頭像”。 19世紀60年代,法國傳教士到潿洲傳教,1870年始建潿洲島教堂,1880年建成盛塘村的“潿洲天主教堂”,1882年建成城仔村的“法國天主聖母教堂”。港口北岸建“三婆廟”。 火山遺跡 位於潿洲島西南端,是潿洲最富特色的遊覽區,其火山口景觀、海蝕景觀、熱帶植物景觀、生物和天象景觀獨特,並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主要景點有絕壁攬勝、龍宮探奇、平台聽濤、百獸鬧海等。 滴水丹屏 滴水村西面臨海處一座懸崖,高十餘米,由火山噴漿堆積而成,經長年風化,形似人頭像,威嚴地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崖壁泉水終年滴瀉如珠,故名“滴水”。 龜石景區 位於潿洲島東南面,與火山遺跡景區東、西呼應。景區內灣灘相接,懸崖峭壁直臨碧海,景觀以島、崖、洞穴、海灘為特色,其中“龜豚拱碧”是北海八景之一。其余景點也各具特色,包括靈巖摩崖、碧海拱月、雙洞通天等。 北港海濱公園 與南部海岸不同,潿洲島北部海岸以沙灘為主,全長2300米,其沙潔、灘平、水清,是開展沙灘、海上運動的理想場所。沙灘後面是大面積的防風松林和珊瑚沉積崖,具有良好的綠色環境。 海底珊瑚 環潿洲島淺海生長有眾多的珊瑚礁體群,活珊瑚種類繁多,色彩迥同,素有海底花園之稱,其中以島西面珊瑚生長離海岸最近,每逢退潮,出露海面,大小魚類穿梭其間,被喻為海洋中的“綠洲”。 天主教堂 始建於1869年,哥特式建築,面積774平方米,用珊瑚石、土瓦、木材構築,附屬建築有修道院、學校、醫院、育嬰堂等。歷時十年建成,是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在北海建造最早的教堂。 斜陽島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