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興安靈渠景區

桂林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靈渠, 建成於公元前214年, 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傑作。又名興安運河,位於興安縣境內,距桂林市北60多公里。開鑿於秦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即發50萬大軍徵發嶺南百越民族,秦軍至此“無以轉餉”,於是秦始皇令史祿監工“鑿渠運糧”,修築了這條溝通湘江與漓江的運河,稱為靈渠。 靈渠分南渠和北渠,全長34公里,整個工程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和陡門構成。鏵嘴是用巨石在湘江中鋪築成的一個前端尖銳如犁鏵的石壩。使湘江上游的海洋山水南北分派,北渠的水注入湘江、南渠的水注人漓江,分派水量大致是“三分漓水七分湘”。大天平和小天平是兩道石堤,用以調節分派的流量。陡門是水閘,古時靈渠曾建有36個陡門,以升渠道水位,確保船隻通行。據記載,當時每天通過的船隻約40艘。靈渠設計科學,結構精當,它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對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意義極大。靈渠岸上有三將軍墓和四賢祠,紀念為開鑿和修整靈渠有重大貢獻的三將軍(秦代的張將軍、劉將軍、李將軍)和四賢(秦代的史祿、漢代的馬援,唐代的李渤和魚孟威)。 解放後,靈渠多次修整,可灌田數万畝,現已成為旅遊勝地。靈渠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興安最重要的景點。 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是與都江堰齊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現在它仍舊在發揮著作用。   又名秦鑿渠,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始建於公元前214年,即秦始皇執政時期。它連接漓江和湘江,溝通了珠江和長江水系,在歷史上對統一中國和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曾起過巨大作用。其設計之科學,工程之精當,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參考、研究和實用價值。郭沫若曾高度讚揚靈渠:“誠足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88年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桂林大旅遊圈的重要景點之一。 景區包括鏵嘴、大小天平、南北二渠、飛來石、秦堤、四賢祠、三將軍墓、靈源寺等。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著功用。靈渠工程主體包括鏵堤、南北渠、秦堤、陡門等,完整精巧,設計巧妙,通三江、貫五嶺,溝通南北水路運輸,與長城南北呼應,同為世界奇觀。  “六王畢,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併六國、平定中原後,立即派出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接著,又揮師五十萬南下,平定“百越”。為儘速征服嶺南,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此項艱鉅的任務,交由監察御史史祿和3位石匠擔綱。古人感佩於史祿開鑿靈渠居功至偉,稱讚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氣卷波瀾。”興安縣也留下了為紀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將軍墓”。歷3年艱辛,這條體現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科學技術偉大成就的人工運河,終於鑿成通航。其後,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又繼續主持修築靈渠。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至今還供奉著史祿和他們的塑像。靈渠在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刻苦耐勞精神的同時,也展示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鏵堤為靈渠的樞紐工程,是在湘江內修建的一座滾水低壩,有大小天平石堤與其相連,形成“人”字形。北面為大天平,長約360米、寬約10米。南面為小天平,長約120米寬約4.5米。石堤頂部用青石平砌,石與石之間開斧形槽口,用鐵碼子扣緊。石堤外部呈斜坡形(即滾水部分),用長片石鱗次嵌砌,通稱“魚鱗石”。大小天平分別與南北渠岸相連,起著蓄水排洪的作用。  鏵堤前銳後鈍,四周用大型條石砌成,長52.6米,下部最寬處為22.8米,形似犁鏵,劈水分流,將湘水引進靈渠,稱水高下,恰如其分,起著平衡水量和向南北進水口導航的作用,三分入南渠進漓江,七分入北渠導歸湘江,以利舟楫航運、水利灌溉。  南渠長30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要渠道。北渠是條引航渠道,長4公里,只有南渠長度的1/8,由於距離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施工時就將其設計呈“S”形,讓渠水迂迴曲折流入湘江,延長流程一倍,減小落差約一倍,以使水流平緩,讓往來湘江、漓江的船隻順利通航。為確保渠道的安全,秦人又在南北二渠上又修建了溢洪堰。水大時,渠水可漫過石堤經斜坡而下,流進不遠處的湘江故道;水小時,巨石就成了護水石堤。  這座大壩之所以成為歷史上最古老最有科技含量的大型阻水溢洪滾水壩,關鍵在“水浸松木千年在”!秦人將鬆木縱橫交錯排叉式的夯實插放在壩底,其四圍再鋪以用鑄鐵件鉚住的巨型條石,形成整體。2000多年來任憑洪水沖刷,大壩巍然屹立。內中奧秘,直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維脩大壩時才發現。靈渠一些地段灘陡、流急、水淺,航行困難。為解決這個問題,古人在水流較急或渠水較淺的地方,設立了陡門,把渠道劃分成若干段,裝上閘門,打開兩段之間的閘門,兩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於船隻航行。靈渠最多時有陡門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稱。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的專家到靈渠考察,稱讚“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秦軍在百越戰場上兵鋒凌厲、勢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閩中郡,使秦朝郡級建置達到40個,形成了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布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靈渠又名秦鑿渠、或稱陡河,位於桂林市興安縣,322國道可直達,距離桂林市中心60公里。建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對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維護國家的統一、鞏固邊防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了完成統一中國大業,接著“使尉屠唯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進軍嶺南地區。秦55萬大軍,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進。其中向廣西進攻的一路秦軍遇到部族的頑強抵抗,迫使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準南子?人間訓》)。究其戰事不順的原因,與秦軍不適應山地作戰、不服南方水土、病員較多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嶺南地區山路崎嶇、運輸線長、軍需糧草供應不上。解決軍需糧草運輸成為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秦始皇果斷做出了“使監祿鑿渠運糧”(《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的決定。在史祿的主持下,經過被徵發的勞動人民與秦軍的艱苦勞動,幾經寒署,成功開鑿靈渠。秦軍糧餉從湘江船運,通過靈渠進入漓江,源源不斷的運至前線,保證了前方軍事的需要。秦始皇33年,秦軍終於統一嶺南,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並派兵戍守。至此,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偉業。 靈渠的開渠技術在古代水利史上的取得了輝煌成就成就,至今仍放出燦爛的光彩。興安縣位於桂北山區,周邊層巒疊嶂,河川縱橫。東南聳峙著五嶺之一的都龐嶺,南部事連綿的海陽山,西北雄踞著越城嶺。地形的顯著特點:東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則是北高南低。在興安縣中部,形成了一片海拔僅兩百米左右的低地,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歷來是湖南進入廣西的交通要道。由於這一地形特點,發源於海陽山的湘江,從南往北流至興安縣城,沿湘桂走廊經全州縣進入湖南洞庭湖;發源於越城嶺主峰貓兒山的漓江,往南流至溶江,經靈川縣、桂林市,在梧州匯入西江,至廣東注入珠江。湘江北去,漓水南流,兩江流向相反,故諺語云:“興安高萬丈,水往兩頭流”。湘江和漓江,在興安境內東西25公里,在秦時直接開鑿運河連接兩江是相當困難的。好在漓江有條支流,名叫靈河,由眾多小溪交匯而成,其中有一條名為始安水。始安水發源於興安附近的富貴嶺,與湘江的直線距離只有2.5公里,只是隔著一列寬300餘公尺,高30餘公尺的土嶺即越城嶠(又叫始安嶠、臨源嶺),它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只要把這座嶺打穿,就可以把海拔較高的湘水引入始安水,從而溝通漓江。經過精心勘測,當時聰明的設計師發現了這一奧秘。於是秦軍在湘江上攔河築壩、抬高水位,開鑿出一條5公里長的渠道,並挖斷越城嶠上的太史廟山,將湘水引入始安水,並將始安水疏導改造,以便船隻通過它進入靈河,進入漓江,從而將湘漓二水連接起來。據唐朝史料記載,靈渠除了渠道以外,已有大、小天平(即鏵堤)、鏵嘴、秦堤、洩水天平、陡門等建築,這與現在所看到的靈渠基本相同。這些建築科學配套,緊密相連,使靈渠成為不朽的水利工程。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