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沙角砲台

東莞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沙角砲台,城區南行10公里,砲台設於沙角山,瀕海,南望穿鼻洋,龍穴島清晰可見,煙台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據水師提督關天培的《籌海初集》記載,沙角砲台長139米,炮洞11個,配大小鐵炮11門,砲台正門配炮1門,另鑄250公斤生鐵炮1門備用。台上建有神堂、官廳4間,官房3間,兵房17間,還有火藥庫等設施,均青磚結構,基礎、垛口、炮洞、檯面為花崗石砌築。此外,在相連的扯旗山有望樓和圓形砲台;在捕魚台山建有露天砲位。沙角砲台與大角砲台東西斜峙,形成虎門海防的第一重門戶。 但兩台相距3600多米,當時大砲的射程僅及中泓,炮火封鎖洋面不夠得力。關天培就任廣東水師提督後,認為沙角砲台地居要衝,形勢得宜,對虎門要塞重新市防,把沙角砲台改為號令台。凡外國商船人境,必須停泊在沙角洋面以外,待我水師檢查,獲推後才能通過。如有不法船隻企圖闖入,則放空砲一響,命其停止,如違反命令則打炮一發以承警告,再不聽從則瞄准開炮,並知會各砲台備戰。1841年1月7B,英國侵略軍出動20多艘戰船、2000多人偷襲沙角和大角,大角失守後,部分將士突圍到沙角砲台抵抗,浴血奮戰,因寡眾懸殊,彈盡無援,三江協副將陳連升父子與絕大部分將士壯烈犧牲,沙角砲台也遭英軍破壞。 道光二十三年(1843)及光緒年間進行了重修和擴建,沙角砲台的砲位遍及沙角灣的捕魚山、崙山、象山、白鶴山等附近相連的小山包。其中捕魚山砲台也由原來的露天砲台擴建為4個暗砲台,總稱捕魚台,其中有前捕魚台、後捕魚台、左捕魚台、右捕魚台。沙角砲台由地方接管後,專門建立了沙角砲台管理所,進一步加強了保護和管理。瀕海台、捕魚台等砲台保存尚好,常年向國內外遊人開放,每天觀眾絡繹不絕。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今天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旅遊觀光的好場所。1982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鴉片戰爭期間,沙角砲台與大角砲台是虎門海口的第一道防線。在抗擊外來侵圖的戰爭中,沙角砲台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和悲壯故事。沙角砲台不僅是中外遊客瞻仰砲台雄風的勝地,也是廣大青少年憑弔先烈英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沙角砲台現已開放的景點有沙角繳煙碼頭廣場,瀕海台、功勞炮、 節兵義墳、節馬塑像與陳連陞塑像、捕魚台等。同時增加了《禁毒展覽》和《科技探索展覽》,以及娛樂場、招待所、酒店、大型游泳場等。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