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
龜峰塔位於東江邊的龜峰山上。傳說神仙因同情終年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發了惻隱之心,選定在新豐江與東江匯合外的下游邊,放一隻大水龜,讓它變成一個山包,,然後建一座塔以鎮水妖。故此山稱之為龜峰山,塔名曰龜峰塔。 龜峰塔創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屬佛塔,歷來被列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東江第一塔”美譽,為省首批公佈重點保護文物之一。塔平面為六角形,第一層外邊長為四點八米,內邊長為一點六米,牆體厚為三點三米。通高四十二點六米。塔正門向東,塔外觀為七層,內為十四層,一明一暗,有如竹子,節節上升,層層收分。各層設有杉木樓板加鋪方磚,其中暗層有穿牆上下兩個門,四個佛龕;明層有一門上另一層平台和五個門孔通外邊平座欄杆,沿階梯旋繞而上,可登塔頂層。平塔屬青磚結構,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層狗牙磚疊墊出挑,出檐較其它塔較寬而厚。平座設有木欄杆,每層六角均有角柱,柱間飾橫架欄額相聯,為典型宋代仿木樓閣式磚塔。每層塔檐現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當滴水,角樑下懸掛銅鐘。龜峰塔經八百五十七年的風雨侵蝕,塔頂已失,台基被堆積塵土埋沒,塔檐與平座崩塌,瓦面無存,塔內各層原有木樓板亦已毀盡。一九八九年河源建市後,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著手重修。 重修後的龜峰塔更顯得莊嚴雄偉,瑰麗拔秀。登上該塔憑欄四眺,新老市區可以一覽無遺,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