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
城西清真寺在端洲區康樂中路。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最初創寺於忠勇坊,後遷至現址。佔地面積1285.2平方米,寺內有禮拜殿、兩廊房舍等建築,禮拜殿前簷石柱陰刻楷書檻聯“勤念禮課齋,七日一朝須敬畏;守忠存仁義,六行三物貴真誠”。殿內其中四根石柱上陰刻回文古蘭經。寺內還存刻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高2.23米、寬0.27米的木板楹聯“何須色相昭彰,五拜中嚴然如在:漫道典型迂遠,卅卷內自有真傳”。1983年,因建築物嚴重殘破傾危,遂重建阿拉伯式建築,1984年9月竣工。寺由禮拜殿、經堂、兩廊、浴室、辦公室、阿訇宿舍、廚房、停生閣等建築群組成,主體建築禮拜殿,建築面積434.8平方米,頂部是白色圓形尖塔式頂,以示其真主至大,而圓球尖端頂上的彎形月,則是伊斯蘭教場所的標誌。大殿正面設有三個殿門和大殿南北兩廊口,合為五個門口,比喻念、禮、齋、課、朝五功及五時拜,用鋼筋混凝土建成的禮拜殿,殿內不設偶像,寬廣空曠。1984年公佈為肇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