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

江門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江門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作為展示五邑華僑歷史文化和推進江門市文化名市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華博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館建成後,將成為五邑唯一的大型華僑博物館,集中展示僑鄉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間藝術。 江門市政府將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作為重點文化精品工程來建設,無論是在建築的外形設計,還是在其內部文化內涵上,都力求達到國內較高水平。 經過多次開會討論研究,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最終選址於五邑華僑廣場會展中心東面的3座小會館,建築面積約為9000平方米。今年內,江門將首先對其中一個小會館進行改造,其工程總額約為500萬元,作為華博館的首期工程。 設計突出古典性 據江門市建管中心莫工程師介紹,既然是華僑華人博物館,為了和主題保持一致,華博館的整體設計風格將突出古典性,“顏色以深色為主,四周為藍色玻璃牆,每個會館的頂部呈球形,與前方的華僑廣場會展中心的設計遙相呼應。” “3座小會館均為3層樓高,每個展管各3000平方米,首層和二層主要用作展物的陳列設計,三層供辦公人員使用。走進華博館的首層,正前方,迎接參觀者的首先是開闊的序幕廳及主題牆面。” “序幕廳後是博物館的中心展館,約為300平方米,用於陳列展物。由於許多展物都非常貴重,展館內部設有島式活動展櫃、雙面展板。書信書畫之類的,將陳列在展板內。像古董、陶瓷之類的將放置於展櫃裡。二層的構造與首層大體結構相同,只是陳列的內容上會有區別。” 收藏有兩件國家級文物 華博館的負責人介紹說,華博館陳列的展品,範圍包括與華僑華人出洋有關的文獻、遺跡;華僑華人在國內外曾使用過的各種典型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展品的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從現在收集的情況看,其中不乏精品。包括華僑華人在僑居國的生產工具,如水泥桶、鋤頭、熨斗、斧頭、南洋鋸及一套較完整的洋木匠工具和理髮工具;生活用具如金山箱、座鐘、水煲、藤笈、水壺、飯格;刊物如明報、僑刊等。” “還有著名愛國華僑專題資料及他們回國定居時帶回的縫紉機、藤笈、水壺、洗衣盆、帆布袋等實物。”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籌建辦展示了華僑最近捐贈的兩件文物,一個布袋和一件衣服,出人意料的是,兩件文物均是國家博物館要收藏的國家級文物。 據介紹,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南洋地區華僑在陳嘉庚的領導下,發動華僑籌賑救國。旅居南洋的鄭潮炯只是一位略識文字的小販,但他決心儘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盡一分力。 為發動華僑籌賑救國,鄭潮炯拿出自己當小販的看家本領,背著兒子鄭社心,穿著現在捐給家鄉的衣服,肩搭布袋,踏上了義賣救國的漫漫長路。為了支援抗戰,鄭潮炯甚至把妻子肚裡懷著的孩子賣掉了,得款80元,全數捐給了籌賑會。” 在獲悉江門市籌建“華博”,鄭潮炯兒子立即與母親商量捐贈事宜,最後決定將這些物品捐給江門市“華博”,以此表達他們對家鄉建設“華博”的支持和一點心意。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