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虎門銷菸池

廣州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虎門銷菸池在東莞縣太平鎮口,南臨珠江,北靠牛背山,西為鎮口關隘. 19世紀30年代英國、葡萄牙等武裝走私鴉片進入我國南方邊陲。大量鴉片運入,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無數金銀流出國外,害得國弱民窮。清道光帝接受林則徐禁煙奏摺,特派林則徐赴廣州查辦,迫使外國鴉片商在虎門交出了鴉片2萬多箱,共重1175噸。 為了銷毀這些害人的毒品,特意築了兩個大池子,長寬各45米。池底平鋪石板,四周欄樁釘板,池旁開一涵洞,池後通一水溝。銷毀鴉片煙時,先將池內蓄水,撒鹽成濃鹽滷水,將鴉片分批投入池內,用濃鹵水溶化。然後再投入生石灰攪拌,馬上引起反應。爆炸開了,使其分解銷蝕。最後把這些混合廢品殘渣用江水沖走,涓滴不留。三個星期後,終於銷毀殆盡。當時(1839年6月3日到25日)銷菸池中的池板、木樁等遺物現陳列在池旁的鴉片戰爭博物館裡。 銷菸池旁立有"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念碑"一座。博物館運用了141件實物、130幅歷史照片、19個圖表以及12幅大型油畫和3個大型場景,生動形像地再現了150多年前震驚中外的戰爭場景。 與虎門銷菸池相距10公里的虎門沙角砲台,那裡正好是珠江出海穿鼻洋的咽喉處。它北通黃埔,形勢險要,稱為虎門要塞。清康熙年間就有砲台,鴉片戰爭前夕,林則徐、關天培等即在虎門兩岸及海口、島峽處修築布防砲台11座,置有大砲300多門。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虎門砲台屢屢擊退來犯的英國侵略軍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虎門要塞現仍保留沙角砲台和威遠砲台,可供參觀和憑弔。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