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
處於千山餘脈之中的藥山,位於鞍山市岫岩縣境內,被譽為遼寧四大名山之一。 藥山古建築歷史悠久,始於隋唐,興於明清,是集佛、道兩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清華觀、遙望洞、三清殿、靈官殿、佛爺殿、寶林寺、朝陽寺、觀音閣、碧霞宮、龍王廟、關帝祠、唐塔等歷代興建的諸多古剎,佈局嚴謹,規模宏大,樓閣參差,碑碣林立,極其雄偉壯觀。藥山嚮以盛產藥材而著稱,據統計,有各種中草藥材480多種。藥山山勢高峻,綿延10餘公里,其間大小奇峰40多座突兀起伏,整山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囊括了觀溝、大寺溝、石花頂、南天門四個景區.最為高峻的瑤山主峰石花頂海拔888.8米。 藥山位於遼東半島腹地北部,坐落在遼寧省岫岩滿族自治縣城北65公里的韭菜溝、三家子、石廟子3個鄉鎮的交界處。東距鳳城市鳳凰山風景名勝區100公里,西距海城市96公里,南距莊河市冰峪溝名勝風景區120公里,北距鞍山市120公里,距遼寧省會瀋陽市180公里。 鞍山藥山位於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因古時盛產藥材而得名。藥山屬於東北長白山系千山山脈,自古以來,就以盛產野生中草藥著稱。這座山集佛、道兩教於一體,是遼東地區早期的宗教聖地。清代時就是奉天省也就是天的遼寧省四大名山之一,和千山、醫巫閭山、鳳凰山並列齊名。其山勢高峻雄偉,由東北向雲南起伏綿延10餘千米,有大小奇峰40餘座,藥山風景區分為古城頂、清華觀、梨花塢、石花頂、古戰場等五大景區,內有各種景點80餘處。石花頂為藥山主峰,海拔848.4米,由四座山峰聯背而立。此乃由陡峭岩石崩裂而成,遠望如四朵盛開的花朵,故名石花頂。站在石花頂遠眺,四周煙雲繚繞,蒼天碧地,古樹參天,景色極為壯觀。古城頂與石花頂隔溝對峙,山顛有古城遺址,現存有人工雕刻的石椅、石旗桿和石刻定向盤、石窩等。大寺溝在石花頂南3千米的山谷中,因明清年問在此建有清華觀等廟宇,故又稱清華觀。山南側溝口處兩山相對,其上各有一唐代小塔。進入溝內,兩側山勢突冗而起,怪石嶙峋,如虎似牛,堪稱奇絕。循山谷沿曲徑拾階而上,即是藥山古建築群遺址。 藥山風景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是國家AA風景名勝區,處於著名的千山風景名勝區和鳳凰山風景名勝區之間的中心位置,是連接瀋陽、大連、鞍山、丹東、本溪、營口、千山、鳳凰山、鴨綠江、東港、大孤山、冰峪溝、遼東灣等城市和風景名勝區的中繼站,也是遼南、遼東地區旅遊勝地的主要環節和傳統文化交流的活動中心。藥山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600多種植物,其中野生藥材200餘種,有山雞、棒槌鳥。野豬、狐狸等多種野生動物。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 【名稱由來】 藥山,最早稱為“長樂山”。後來為什麼又叫藥山了呢?原因有兩個。其一,遼東長樂山資源獨特,盛產野生中草藥材,並被先人廣泛應用,而且藥物療效神奇,所以從北魏以後人們便將它改稱為“藥山”。其二,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遼東,在安市城,就是今天的海城市東南8公里的英城子古城之戰得勝,率領三軍將士來到長樂山下歇兵養馬,準備繼續東征。不料,三軍將士因水土不服多有染病,唐太宗一時處境窘迫,後來住廟僧人從山中採集草藥,治癒了三軍將士。之後,唐太宗率領三軍士攻下烏骨城,也就是今天的鳳凰山山城,取得節節勝利,收復了遼東。唐太宗大為高興,遂將長樂山賜封為“寶藥山”,又派大將尉遲敬德來此監修廟宇,後人為了稱呼方便,就把“寶藥山”簡稱為藥山。 【藥山風光】藥山重巒疊嶂,數峰突起,山勢高峻,資源豐富。據《奉天通志》記載:藥山“山勢雄奇,遙與鳳凰山相映。山上有洞,曰:青華觀。泉水自洞前石簷滴下,甚甘冽。其北有斷壑,上跨老樹為梁。山行賴此以通,往來亦險境也。”由此可見,人們遊覽藥山觀光由來已久。早在明代就有“到遼東不訪藥山乃憾事”的說法,這並不是一句瞎話。藥山現為遼寧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50多平方公里。藥山由東北向南起伏綿延10餘公里,共有姿態秀麗的大小自然山峰40多座。遠望氣勢磅礴,壯觀雄奇。近看巍峨古怪,拔地參天。 共分為石花頂、大寺溝、觀溝、南天門四大景區。景區內有80多個觀賞景點,10餘處大小瀑佈點綴其間,構成了一曲曲絕妙的高山流水樂章,可稱得天獨厚,稀少奇觀。 ·藥山與中草藥· 【藥山的中草藥】由於氣溫、濕度適宜,藥山野生藥材品種比較齊全,自然植被完好。經過相關部門考查,藥山共有植物600多種,其中園林樹木就有34科、72屬、150多種,中草藥材更是隨處可見。據統計,藥山上有常用藥材400多種,其中不乏人參、何首烏、靈芝、黃芪、貫眾、山藥等珍稀藥材。現在,藥山附近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藥山草藥多,一天挖兩車,靈芝不足奇,採來泡酒喝。” 【中草藥的來歷】那麼,藥山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藥材呢?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傳說故事吧。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在天宮裡的王母娘娘身邊,有一幫伺候她的仙女。其中有一個名叫翠花的仙女,她長得非常好看,又聰明又伶俐。王母娘娘很喜歡她,每天早上讓翠花給 自己做一碗“長壽湯”喝。這碗湯可不是一般的湯,它是採用天上的各種花草樹葉熬成的。喝了“長壽湯”能延年益壽,而且還能去病免災,不管得了什麼病,喝它就能治好。 一天,翠花和姐妹們到天河邊上洗衣服,忽然聽到一陣陣淒涼的哭聲,這哭聲十分悲切,令人傷心,仙女們越聽心裡越難受。於是她們尋找哭聲,便來到了凡間。原來,凡間正鬧著一場瘟疫,因為沒有治病良藥,男女老少死了不少。這哭聲來自一個名叫秋蛋兒的12歲男孩兒,他在墳前哭著剛剛掩埋3天的老父親。翠花得知這一情況後,覺得秋蛋十分可憐。心裡想,如果能把“長壽湯”灑在水井裡,讓人們喝上“長壽水”,那就能治瘟病。翠花把這個主意和姐妹們一說,她們都說是個好辦法。可是從王母娘娘嘴裡摳出東西並非容易,得豁出性命才能辦到。怎麼辦呢?翠花想了又想,最後決定,為了給天下的人們治好瘟病,寧可自己死去,也要救活大家,讓他們享受人間的快樂。 這天早晨,翠花象往常一樣做好“長壽湯”,在姐妹們的掩護下闖出了天宮。王母娘娘由於沒有及時喝上藥湯,便問根由。這時,把門的一個神仙說翠花端著“長壽湯”私奔了凡間。王母娘娘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便命令雷公雷母出去追趕捉拿,有功獎賞。 雷公雷母追到翠花跟前大聲說道:“大膽的仙女,你竟敢私逃人間,違犯天宮王法,快跟我們速回天宮請罪,不然的話,就用劈雷擊死你!”翠花說:“人間得了瘟病,我要去救救他們。”寧死也不回天宮。“那就別 怪我們無情,讓你嚐嚐雷公雷母的厲害。”“生為民解難,死為草留根。”時,就听“咔嚓”一聲,四處電光閃閃,一個震天動地的大雷,把翠花擊成粉身碎骨。那碗“長壽湯”的殘渣跟隨翠花仙女的零碎玉身,紛紛揚揚撒落在一座大山之上。 翠花死後,便給秋蛋兒託夢,說她和“長壽湯”已在山上轉化成能治各種病的草藥,請秋蛋兒帶領大家趕快上山採藥,並且告訴他如何治療瘟疫。 第二天,人們都上山採藥。不幾天,得瘟病的山民們全治好了。這就是藥山上中草藥的來歷,山上的人參就是翠花零碎的身體轉變而成的。 【名副其實寶藥山】 1982年12月28日國務院決議:“對全國中藥資源進行系統地調查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從1984年開始,岫岩認真詳細地進行了歷時10年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通過普查,岫岩地區共有中草藥材799種,其中藥山就生長各種藥材400多種,佔全縣50% 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一座藥山。藥山周邊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有採藥用藥的習慣。生活中,他們經常採集山野田間的草藥配製各種治病的偏方,解除痛苦。此外,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藥山周邊高壽老人較多,而且身體健康。這裡有一句常話:“守著寶藥山,免進鬼門關,不是壽星老,就是活神仙。” 【藥山的宗教歷史】 常言說:名山多古剎。藥山的宗教發展有1400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貞觀年間,藥山僧人就多達數十人。所建寶林寺規模宏大,一時很有影響,使藥山佛教之風極盛。隨著佛教史上“三武一宗之厄”的變化,藥山佛教時起時落。宋、元兩代,戰事頻頻,佛教離開了純一精湛的條理而趨於調和混同,以至逐漸退化,迫使藥山佛教也隨之衰弱下來,僧人寥寥無幾。據明代萬曆三十三年寶林寺重修碑文記載,明代遼東總兵李成梁曾在此“廣修殿宇”,藥山佛教一度恢復正常,寺廟復修一新。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藥山佛教興盛於明清,直至民國初期。其後由於歷史原因,藥山歷代寺廟遭到嚴重破壞,現今已基本無存,僅在藥山觀溝溝口還存有幾處唐代塔基。 【藥山的道教】 藥山的道教是何時形成的,尚無文獻記載。據傳北周大成元年也就是公元579年,今陝西韓城一位懂得醫術、名叫張觀世的人,舍家求道,來到遼東長樂山古洞中打坐修煉。大約在隋唐時期,藥山道教正式興起,奉老子《道德經》,並建築宮觀。藥山道教受統治階級的政治影響,興衰跌宕起伏。宋朝真宗時,迷信道教,想以宗教迷信方式籠絡人,抬高他自己的社會地位,維持國內統治,因此全國道教就比較興盛,藥山道教也得到正常發展。清朝至民國初期是藥山道教最興盛時期,宮觀廟宇規模宏大,是遼東地區著名宗教聖地。 【藥山道士】藥山最有影響的是歷代道士以懂醫術見長,擅於利用當地中草藥配製偏方給人治病,在醫學技術和用藥方面很有影響,經常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下面我給大家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聽一聽: 相傳很久以前,藥山青華觀裡有個金老道,他心慈面善,懂醫術。山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經常請他看一看,號號脈,出個偏方什麼的,所以,金老道很受當地人尊敬。 一天,青華觀來了一男一女,他們是偏僻山溝裡的小兩口兒。金老道先讓他們坐下,然後又溫和地問他們有什麼事情。女的低頭不說話,男的向金老道說明了來意。 原來,女的在大腿根上長了一塊牛皮癬。由於過去人們封建思想嚴重,女人長在下身處的毛病一般不好意思說出口,怕羞。 金老道得知了病情,給他們出了一個偏方:生韭菜一兩半,生大蒜一兩半。搗爛成泥狀,用薄布包好,烘熱後用力擦患處,每天擦一次,連續擦7天。 小兩口回家後,按著金老道的偏方,在自家田園裡弄來韭菜和大蒜每天細心地治療一次。到了八九天以後,牛皮癬果然好了。小兩口很高興,稱讚金老道的醫術高明。 為了答謝青華觀金老道的治病恩情,小兩口兒帶著自家產的瓜果梨棗和銀兩,來到青華觀向金老道表示謝意。儘管他們費了不少口舌,可是金老道說什麼也不收,並對小兩兒口說:“不收銀,不收金。出家全憑慈善心。世間惟有清平日,修行得道成仙人。” 就這樣,記不清金老道治好了多少病人,直到今天,藥山附近的老百姓還念念不忘青華觀裡的金老道呢!根據不完全的了解,從清代至民國時期,藥山道士醫術高超有名有姓的就有:王永希、金明庫、關誠明、關信鐸等。這些道士都是藥山青華觀醫術傳承和發展的代表,他們在養生、醫學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至今,由青華觀遺留下來的手抄本醫書還完整地保存。這對研究開發藥山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醫藥學術中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石花頂景區· 【石花頂】石花頂景區,重巒疊嶂,奇峰峭拔。主要景點有古城遺址、古井、定向盤、石旗桿、石椅等。石花頂是藥山第一高峰,海拔887.7米,是遼寧省內著名高峰之一。所謂的“石花頂”,是在一處山脊上,有4座山峰聯袂而立,每個山峰各有一處花崗岩石崩裂而自然形成的疊壓奇石,酷似盛開的蓮花,所以人們稱其為“石花頂”。登上石花頂,整個景區盡收眼底,峽谷清幽,峰巒重疊。山風陣陣,林海起伏。向東南望去,遼南最高峰帽盔山隱約可見。向西南遠眺,唐帽山又能清晰可變。綺石仰視,片片薄雲,如絮如紗,伸手可及,此時此刻,令人萌發異想,確有駕雲欲仙之感。 【石花頂的傳說】相傳很早的時候,在藥山的山腳下,住著一戶姓馬的人家,兒子取名馬石頭。老父親早年去世,撇下孤兒寡母,老母親又長年病在床上。馬石頭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子,雖然家裡很窮,為了給老母親治好病,他整天東跑西奔到處求醫弄藥,可是老母親的病情就是不見好轉。 有一天晚上,馬石頭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白鬍子老頭來到他身邊,告訴他說把藥山上的石花采回來,老母親的病就能治好,不過這石花很難採到。 第二天,馬石頭起個大早上山,到處找石花。他找啊找啊,足足找了一天工夫,連個石花的影子也沒見到,這可把他累壞了。到天掌燈的時分,他才回到家裡。母親看著兒子汗抹流水的樣子,心疼地說:“石頭兒,明天你就別上山採藥啦,一旦有個好歹媽可咋辦哪!”這時,馬石頭就把昨晚上做的夢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 母親說:“兒呀,媽活了大半輩子,還從來沒聽說過石頭還能開花,那都是夢中的事兒,根本沒有影兒。天下都是老天爺的,他讓什麼開花什麼才能開花。” 馬石頭說:“媽,老天爺有眼會幫助咱們的,為了給您治病,我一定能採到石花,把您的病早日治好。 就這麼的,第二天馬石頭還是早早地上山給母親採藥,由於多日的勞累,馬石頭躺在石頭上睡著了,這時從南面來了一位白鬍子老頭,手裡拄著一根拐杖,向馬石頭這邊走來。他一邊走一邊小聲地唱著小曲兒:採藥採到石花開喲,石花祛病又免災喲。下過大雨爬山去喲,不是真心採不來喲。 馬石頭聽到白鬍子老頭唱石花,急忙問道:“老人家,石花在哪裡開?請您告訴我?” “小伙子,不到時候它不開,不是真心人也採不到它。” “老人家,我是給母親治病,不怕豁出一切,我是真心實意地採石花呀。”“好,石花就在那裡開。”白鬍子老頭用手往前一指。馬石頭一抬頭,驚醒了,原來是一個夢。 這時,天上卷來一片烏雲,烏雲滾到藥山最高的石砬子尖上,突然打了一個大雷,把石砬子震出一道紅光,緊接著下起瓢潑大雨。不一會兒,雨過天晴。馬石頭抬頭往前邊的石砬子尖上一瞅,啊——石花開啦!石花開啦! 馬石頭不顧一切地爬上石砬子,採下了石花,不幾天就把母親的病治好了。 ·大寺溝景區· 【瀑布奇觀】大寺溝景區位於藥山東南側。這個景區的特點是水源充沛,樹木繁茂。整個景區內溝谷溪流交錯,有大小瀑布七八處之多。較大的瀑布有“石窩瀑布”和“黃石瀑布”,黃石瀑布又稱為“三疊瀑布”。“三疊瀑布”景象奇特,獨領風騷。它是由第一瀑布落入二、三潭之後,構成三疊形狀凌空而下,落差100多米,水落擊石,聲震山谷,氣勢雄偉,蔚為壯觀。俗話說:“有山無水山不壯,有水無山水不秀。”大寺溝景區溪水石上流,匯成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樂章,好像萬馬奔騰,婉轉有序。每逢秋季,大寺溝景區更是格外惹人矚目。這裡五彩斑斕,絢麗多姿,漫山遍野的紅葉,如火似霞,把景區裝點的更加嬌豔,誘人心醉。這里山貨野果也非常豐富。山核桃、山葡萄、山酸梨、軟棗子、山丁子等,數不勝數,您可以盡情品嚐。 【窟窿石】大寺溝除水系之外,當數窟窿石最為奇特。現在我們就來到了這個景點。大家看,橫在我們面前的巨石,因為中間有一個窟窿,所以叫它“窟窿石”,還有人叫它“月亮門”。遊人必須從窟窿中間通過。窟窿石西側是一處懸崖峭壁,每逢雨季有嘩嘩流水傾瀉而下,自然形成瀑布。東面與山川石壁相連,無法攀登。可以想像,當初這塊巨石如同大閘門一樣橫切在這裡,阻擋著行路,顯然這是一處絕路。那麼,這塊巨石中間是怎麼出現這個窟窿的呢? 【窟窿石的傳說】傳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征東的時候,有一天來到藥山腳下,準備攻打山城。但是,三軍將 士連攻幾次都未成功。因為這個山城坐落在山巔之上,不易攻取。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把手下大將薛禮招至跟前來,與他核計攻打山城的計策。 薛禮說:“啟禀聖上,此山城地勢高險,易守難攻。古城三面都是懸崖峭壁,不易攻取”。 唐王問:“那怎麼辦?” 薛禮想了想,一邊分析一邊說:“聖上三軍聲勢浩大,將士勇猛,可兵分兩路,前後夾擊,攻取山城。一路從正面虛張聲勢,攻打山城。另一路可調集精兵強將從山城後面迂迴圍攻。只有這樣,方可早日取下此山城。” 一天清晨,太宗帶領部分將士從山城正面衝殺出來。戰旗獵獵,喊聲動天。山城上的高麗兵一見這陣勢馬上投石射箭,進行阻擋。這時,薛禮將軍帶領另一路精兵,由山的東南側偷偷地往上進攻。當兵馬行至梨樹溝時,峽谷中間突然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體擋住了去路,無法通過。如果繞道而行從山上走,大隊兵馬就會被敵人發現,攻城計劃將完全失敗。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大將薛禮怒目圓睜,手握丈二長槍,只見他向後退了幾步,然後使出了全身氣力向前猛衝而去,雙手緊握長槍刺向岩石中間,就聽“噗”地一聲,金光四射,冒出一股青煙。巨石被薛禮挑了一個大窟窿,中間形成了一道月亮門,兵馬由此通過,巧取了藥山山城。 這就是窟窿石的來歷。 ·南天門景區· 【香火勝地南天門】如果說大寺溝景區自然景觀讓人們返樸歸真,感悟人生真諦。那麼,觀溝、南天門景區人文景觀能使人賞心悅目,激情無限。南天門位於藥山南端東側,是藥山最著名的風景區。據清代咸豐年間所修的《岫岩志略》記載,早年的藥山“樓閣參差,金碧輝煌,規模巍然。”從現在出土的公元1605年也就是明朝萬曆三十三年重修藥王廟碑記,和公元1755年乾隆十九年藥山道士周一儒的碑文來推斷,明代之前,藥山當數佛教香火鼎盛的佛國。道教於清代中葉逐漸興盛起來,以至後來在遼東有了較大的影響。 藥山雖然是遼寧歷史名山,著名宗教聖地,但由於歷史資料較少,佛、道兩教形成前後說法不一,尚有待考證。儘管如此,從歷代的碑記石刻上,也能窺察到以往藥山人文景觀的輝煌。據1855年就是清咸豐五年重修藥山青華觀碑記記載,“殿宇復重修一整,廟貌昂昂,寶地自興,祈福無不佑千里而馳名……周圍松柏,雲接高峰,花開無盡,鳥聲無窮,四時之景依然常在。”又據1858年就是清咸豐八年碑記所載,“藥山為四大名山之一,金碧樓台飄渺;雲碧四山煥映奇觀哉。”從這些碑文石刻中,我們可以想見到當年藥山古建築群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藥山的古建築】藥山道教自清代中葉至民國時期,極其興盛,遠近聞名。解放前,藥山還有清華觀、三清殿、碧霞宮、玉皇閣、娘娘廟、關帝祠等古建築群及道眾100多人。後來由於歷史等原因,藥山道教日漸衰退,廟宇宮殿年久失修,並遭到人為嚴重毀壞,出家人陸續還俗歸鄉,三清殿改為山區臨時學堂。 改革開放後,久負盛名的藥山得到恢復發展,並成為遼東地區著名旅遊名勝。目前,已修建了藥山山門、清華觀、三清殿,娘娘廟等部分宮觀廟宇,人文景觀重新回到了遊客面前。 【藥山山門】 藥山山門是一座四柱七樓、斗拱飛簷的傳統古典式門坊,中間用河北省曲陽墨玉浮雕鑲嵌,正中門額上兩個遒勁渾厚的隸書“藥山”二字,光彩奪目,出自於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大書法家趙樸初之手。山門高12.1米,寬22.5米,立柱和橫梁採用鋼筋水泥建造,琉璃瓦覆頂。整個山門色彩絢麗,氣勢宏偉,蔚為壯觀。 【妙峰寺】是目前藥山最大的一座現代化寺院。它位於觀溝中下游奇妙的山峰之下,因而得名,是由台灣省南投縣正覺禪法師釋了一(原籍岫岩縣石廟子鎮人)投資修建而成。整個寺院規模較大,座西面東,佔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四周築有圍牆,配有禪房,設施講究,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寺院。 寺院佈局嚴謹,仿唐式建築。飛簷雙重,彩繪斗拱,莊嚴古樸,氣宇軒昂。妙峰寺大殿,內供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佛像。大殿前配有寺院的銅鐘,別具一格,是台灣仿唐式青銅乳頭鐘。大殿後面是禪房,為各地僧人來此交流佛教文化提供了服務設施。改革開放之後,藥山佛教得到恢復發展。 【娘娘廟】 又稱娘娘宮,原名碧霞宮,始建於明初,毀壞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原廟建築為硬山到頂三楹,坐落在觀溝半山腰。據傳,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長子,在戰爭中以身殉國。其妻李氏傷心之極,曾來到藥山娘娘廟出家為道,李氏之子完顏雍當國王后,敕封娘娘廟為娘娘宮。現在的娘娘廟,是1993年藥山開發旅遊風景名勝區以後,在碧霞宮原遺址復建的娘娘廟,面積為73.26平方米,建築形式為歇山式三楹大殿。內供奉天仙聖母、眼光娘娘、子孫娘娘3尊佛像。 【青華觀】 青華觀,坐落在海拔728米的山腰上,是藥山最著名的道觀。由於各種原因,早期的青華觀經過幾次復修。據史料記載,1714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十三年,本溪九頂鐵剎山龍門派道士周一儒遊訪藥山,目睹青華觀欲將坍塌,遂募化多日,重新修建青華觀,這是清代藥山主要建築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青華觀再次遭到破壞,留下一片廢墟。1993年春,青華觀再次重新修建,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青華觀。 【青華觀的來歷】這裡我給大家講一下青華觀的來歷吧。傳說南海那邊有個老道士,臨近晚年的時候收下兩個徒弟,大徒弟姓張,二徒弟姓王。十幾年的工夫眨巴眼之間就過去了,終於有一天老道士升天歸去了。大徒弟當上了廟裡的主持,二徒弟周遊四方。 有一年春天,王道士來到了關東,正趕上農曆四月十八,也是藥山附近龍王廟的大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在龍王廟的右邊,有一個要飯的老頭兒,跪在地上向人們乞討東西。他穿的破破爛爛,身上挎個要飯褡子,讓人們十分可憐。 “各位善良的人們,我家遭了一場天災,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我這個老沒用的。現在無家可歸,給多給少不嫌乎,請幫助一點吧! ”王道士走到他跟前,心裡非常同情,把身上的銀子都給他了。 老頭兒看了一眼這個出家道士,連忙磕著頭說:“多謝您的恩德,多謝您的恩德!”王道士說:“我出家之人,以慈悲為懷,行善積德,是天地所容。 ”天傍黑了,老頭兒得了不少東西,向人們千恩萬謝地說著走了。 天黑了,王道士來到一個客棧門口,打算在這裡住一夜,明天繼續趕路。這時,他忽然想起身上無銀兩不能駐店,於是便在一塊大石頭上歇下來。王道士連日雲遊,身體非常乏困,剛剛坐下就睡意綿綿了 “客家,怎麼在這裡過夜呢?” 王道士被這突然的問話驚醒,聲音又耳熟。他睜大眼睛一看,是白天遇到那個要飯花子老頭兒。 王道士被老頭兒強拉硬拽地進了客棧。晚上,老頭向他講述了白天是如何打扮成要飯花子的。 原來,這個老頭兒是藥山上的一個神仙。他來到龍王廟會上,打扮成過路的要飯花子暗查人們是怎樣行善積德,相互幫助。當他遇上王道士後,感激至深。老頭兒猜測王道士晚上必定會路過這個客棧,他便提前來到這裡等待。 第二天早上,王道士按著老頭兒告訴的地點方向,徑直地向藥山走去。 王道士來到了藥山南邊一個很清幽的地方。在大石砬子下邊有一間房子大小的山洞,山洞裡邊直往下滴搭水珠,那水清清亮亮。他喝了一口,覺得甜滋滋的,又解乏又爽口,心里格外舒暢。轉身一看,遠處是雲霧翻騰,林海茫茫;近處是草木叢生,鳥語花香。王道士越看越高興,覺得這裡真是修道成真的洞天福地,於是就在這山洞裡繼續打坐修煉起來。 有一天晚上,王道士作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很慈善的老師傅向他傳授《青華密文》,讓他勤修苦煉,得道成仙。從此以後,王道士把“青華”奉為教主,並在山洞口右邊修建了一座廟宇,取名為青華觀。 【三清觀】 又稱三清殿,始建於清乾隆甲戊年,後因多年失修而坍塌毀壞。1999年5月開始,在藥山觀溝西側半山坡上重新選址修建三清觀。正殿3楹,仿清建築,木製結構。單簷彩繪,青瓦覆頂。內供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神像。同年九月初九開光,是遊客參觀最佳景點之一。 【護法神廟】 位於珍珠瀑布東南,1996年修建。寬3.8米,長4.5米,建築面積17.1平方米。仿清木製結構,後牆利用一塊古岩石貼壁而成,與廟宇渾然一體,十分巧妙。 【石塔】 位於娘娘廟前沿石岩下,是藥山坤道張信靜墓葬塔。石塔總高2.7米,五級六角形,選用青色理石雕刻,基座為白花崗岩落成。這是1998年藥山青華觀主持道長田崇林為其師傅修建的,石塔前有一方石碑。 【關帝祠】 位於妙峰寺前方左側,仿清建築一楹,內供奉關帝神像一尊。旁有燃燒紙畫活神爐一個。 【古戲台】 位於藥山觀溝下游路旁,明清時期修建,用自然石塊砌成,長10米,寬7米,殘高1.2米。據說當年藥山廟宇香火極盛,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廟會,男男女女,扶老攜幼,登山拜佛,在此看戲小憩。現在的戲台是新修建的古戲台。 【八卦石】 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利用傾斜面人工刻成一副八卦圖,十分醒目。八卦石南側刻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筆法渾厚,自然有力。在八卦石上方的懸崖峭壁上,還刻有一個巨大的“佛”字,引人注目。不言自明,藥山是佛、道兩教聖地,佛法無邊,普渡眾生。 【藥山索道】 坐落於南天門景區東南,是岫岩第二廣播電視轉播台的配套設施。轉播台分別有發射鐵塔、發射機房、纜車、索道等部分組成。索道兩段直線距離為1050米,落差382米。這是目前我國中間無支架單跨度最大的索道,也是藥山風景名勝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雙劍峰】俗稱“雙砬頭”。海拔778.8米,是藥山第二高峰。傳說在很早以前,這地方有一戶姓石的人家。當家的叫石成,老婆叫木花。兩口子生活多年,一直沒有小孩。有一年春天,木花冷不丁生了一對小兒子,取名大石頭、二石頭。木花剛生下孩子兩天,就死去了。 石成起早貪黑侍弄兩個孩子,又當爹又當媽,好不容易把他們拉扯到五六歲,能離手離腳了,石成就上山採藥,用來維持生活。 一天,石成裝滿兩大筐草藥,準備出去賣。這時從南邊來了一個老頭兒,走到石成跟前,熱情地說:“大兄弟,你是賣藥材的吧?” “是啊”。 “我看你的藥材挺好,如果能拿到南海那邊去賣,可就值錢嘍!” 石成一聽南海能賣個好價錢,忙著問:“南海多遠?” “不遠,從這一直往南走,幾天就到了。” 第二天,石成給大石頭二石頭弄了不少吃的,告訴他倆說:“爸爸到南海去賣藥材,你倆小,不要往外走,在家裡等爸爸,爸爸回來給買好吃的。啊!爸爸賣完藥材馬上回來。” 誰也未料到,石成一去就沒回來。 那個老頭,是南海一個惡魔手下專門幹圖財害命勾當的妖精。 幾天過去了,兩個孩子的東西吃完了,他們走出門外盼望著爸爸回來,左等啊,右等啊,也不見爸爸的人影兒,他們餓的直哭。正在這時候,山上的一個長蟲精遊遊逛逛地來到他們身邊。一看見兩個肉嫩嫩的孩子,就假惺惺地親了親,說:“喲,兩個小寶寶真好看,是不是餓啦?來來跟我走,我給你們好東西吃。”由於大石頭、二石頭餓急了,一聽說給好東西吃,就跟著長蟲精上山了。 到了山上,長蟲精先給他們弄點好吃的,哄住他們。然後,長蟲精就吸大石頭和二石頭的血喝。兩天過去,大石頭、二石頭變得黃皮拉瘦,蔫呼呼的。長蟲精仍不放過他們倆,照樣吸他們的鮮血。 這一天,長蟲精正在大石頭、二石頭身上吸血,被看山的狐仙遇見了。狐仙路見不平,三下兩下就把長蟲精打跑了。狐仙知道了大石頭和二石頭的身世,非常同情。為了不讓長蟲精再來禍害他們,狐仙使用一個招法,把大石頭、二石頭變成兩個高大的山峰。因為他們倆姓石,所以山峰都是立陡懸崖的石砬子。當地人們都知道這是老石家的一對小小子的化身,就管這個山尖叫雙砬頭。 近幾年,藥山重新開發旅遊勝地,因雙砬頭又好像兩把利劍直插天空,便把它更名為雙劍峰。 【天然石佛】 在妙峰寺南面登山小路的左側山坡上,有一處“觀佛台”。當你登上觀佛台,向妙峰寺左側望去,就能看見有一巨大岩石體,高約30米,極似一尊巨佛,頭、身、口、鼻十分逼真,這就是天然大石佛。經考查,石佛後有大量筒、板、瓦等建築材料。據此可以推斷,這是一處專為大佛而建的祭壇。從遺存的文物特點研究證明,早在800多年前的遼金時代,這尊天然大佛就已被發現,並且人們對他已經有了祭祀活動。 【珍珠瀑】 位於藥山觀溝中段南側,落差20餘米,飛流直下,水霧瀰漫,銀花四濺。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串串珍珠垂簾,美麗壯觀,令人賞心悅目,故被稱做“珍珠瀑” 【雲霞洞】古稱老道觀,或青華觀,是一處自然石洞。據清咸豐七年的《岫岩志略》記載:“由寺後東上,約二里許有洞,曰:青華觀。洞前石覆如屋,簷水下滴,累累如貫珠,承以盆,足供數人之飲,以之烹茶,甘冽異常。”石洞內高、寬一丈有餘,可容納數十人。洞口坐北朝南,是一處古道人守觀打坐之所。 【猴石】位於山門裡右側山腰上,高約7米。遠看酷似猴頭,聳立山腰遙望北方,似乎盼望著什麼,或許是期待著第一聲春雷驚醒酣睡的大山,或許是迎來和風細雨,欲將大山披上節日的盛裝。總之,猴石能給人們帶來一種祥和、快樂的聯想。 【奇峰怪石】 南天門景區除上述景點外,還有獅子峰、虎頭峰、神蚌峰、天門峰、情侶峰、玉皇頂、金蟾石、龜背石、將軍石、金龜望日、熊貓獻壽、朝陽洞、通天井、別有洞天、一線天等奇石怪洞。美麗山峰,妙趣十足,各具其色,給人一種奇特的聯想,百看不厭。藥山除山美、水秀、洞幽而外,最令人稱羨不已的還是那滿山遍野的中草藥材,任何風景名勝都不可攀比。遊藥山,延年益壽;賞青華,平安吉祥。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