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
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位於寬甸縣北部,距丹東市137公里,區內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峰高水清,環境極佳,遠望雙峰並秀,怪石嵯峨,懸崖絕壁,峭拔險峻,石壁映日,猶如積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 該保護區屬長白山脈餘脈千山山脈,以主峰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輔射延伸,保護區內800米以上高峰18座,1000米以上高峰8座,最高峰四方頂子高1270.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谷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峰東南聳立,四座山峰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發源地,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形成氣勢磅礴的高山瀑布。 白石砬子國家自然保護區座落在寬甸滿族自治縣北部,距縣城30公里。由於遠望“雙峰皆秀,怪石嵯峨,峭拔險峻,石壁映日,有如積雪。”從而得名“白石砬子”。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於我國東北長白山以南的延伸地段、及長白、華北植物區系交替地帶,屬東北亞次生林,森林植被保存比較完整。是一個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在這裡可以看到層次分明、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的自然景觀,多種珍貴的樹種和野生動物資源引人注目,因而這裡已成為開展生物生態科研和教學活動的基地。 白石砬子國家自然保護區,是植物的大觀園。植物種類繁多,植被嘈透叢櫻試捶岣弧G詮燦兄參?49科,759屬,1841種。保護區內新發現的品種不斷增加,不經意間,奇蹟往往就出現在遊人的身邊、腳下。保護區內是多種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除了常見的動物外,還有俊秀飄逸的花尾榛雞;雙宿雙飛的鴛鴦;傲視同類的禿鷹;迅捷靈動的紫貂、水獺等稀有動物。其主峰四方頂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延伸的長白山餘脈千山山系的組成部分之一,高低錯落盤踞著18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8座。矗立雲端的最高峰――四方頂,海拔高達1270.5米。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直射,高達數米,直瀉而下,形成氣勢磅礴的高山瀑布。深達200米~600米、兩側懸崖絕壁聳立對峙的高山深谷有11條,令人觸目心驚。保護區內森林密布,木材蓄積量巨大,是一座綠色寶庫。 除了自然景觀外,白石砬子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諸多人文景觀。在天台山還有兩處古廟遺址和一處墓地,廟宇石刻楹聯爲“松竹秀而古,山水清切閒”,橫批“三元一立”。遼東山區林海明珠――白石砬子國家自然保護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不僅是人們探索生物科學奧秘的重要的科研基地,而且其山水世界的四時變幻,加之歷史遺跡,共同構成了一幅自然和人文的壯麗畫卷。 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位於遼東半島北部寬甸縣境內,距丹東市137公里,始建於1981年,總面積為7405公頃。區內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峰高水清,環境極佳,遠望雙峰並秀,怪石嵯峨,懸崖絕壁,峭拔險峻,石壁映日,猶如積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 保護區屬長白山餘脈千山山系,山勢蜿蜒曲折,峰巒疊錯,怪石嵯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主峰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輔射延伸,保護區內800米以上高峰18座,1000米以上高峰8座,最高峰四方頂子高1270。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谷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峰東南聳立,四座山峰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發源地,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形成氣勢磅礴的高山瀑布。山間遍布暗流明溪,是遼寧省較大的河流發源地。區內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較寒冷,夏季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6。4℃,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相對濕度73%。 該區處於長白山和華北植物區系的交替地帶,兼有興安植物區系的物種,是溫帶紅松闊葉混交林的最南界。植物垂直平分比較明顯,在海拔400-1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中,其中下部為紅松楓樺混交林,上部為蒙古柞紅松混交林,是本區典型而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往上是雲杉、冷杉、岳樺林。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997種,低等植物771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人參、剌人參、鑽天柳、水曲柳、天麻、天貝母、野大豆、天女木蘭等10種。還有一些苔蘚,如刺葉護蒴苔、毛葉梳蘚等,除日本有少量分佈外,也只在該區生長,十分珍貴。低等植物真菌的種類也多,如松絨蘑,目前僅在該區有所發現,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研究價值。 這裡有脊椎動物16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紫貂、水獺、黑熊、長耳鴞、紅隼、蒼鷹、金雕、鴛鴦、花尾榛雞等24種。特別是鴞類,東北區共有16種,而保護區就分佈有12種。 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及其中山植物垂直分佈,是區系間的生物種交匯集中之地,有著重要的科研、教學價值。
粘糕餑餑、粘火勺、油炸糕-皆以大黃米或小黃米為原料製成,若夾紅豆餡,亦可製成豆包,食時蘸糖。 米叉子(音cha)-原料和製法與酸湯子略同,只是將發酵後磨成的水面濾渣後再經沉澱,上層為澱粉,下層則為馇子麵,用手工或模具製成筷頭粗細條狀,可煮、可炒。 酸菜-以白菜或大頭菜為原料,經發酵製成,是過冬的主要菜品,炒、燉、涼拌皆可。 火鍋-火盆為灶,湯菜合一,主料是酸菜、白肉,加粉絲、豆腐、海米、蜆子等,多人圍桌而食,邊吃邊續。是滿族家庭常備的餐式。殺豬時,自製血腸,也可入鍋,在飯店則以酒精爐等為灶,多人或單人涮,花樣翻新,涮料與調料隨意酌取。 麵粉為料,經烤、烙、蒸、炸、炒、煮、燴製成,有上百種花色,最具風味的有蔥絲餅、椒鹽餅、千層餅、軟硬炒麵等。 以牛羊肉為主料的燒、熘、炸、燉、燴、涮等炊式成菜,最具風味的是"八大碗"或"六大碗"。 朝鮮族的特色的是:以大米為主食,輔以少量雜糧、麵粉等。最具特色是糕餅,俗稱"打糕",以粘大米為原料,煮熟後在面板上用木槌打成膏狀,加豆沙面或紅豆泥,切塊製成。 朝鮮冷面-俗稱"高麗面"。多以蕎麥麵為料,製成條狀,煮熟投入涼水浸泡,食時撈出加辣椒粉、熟牛肉片及醋、鹽等佐料,澆湯冷食 醃菜-俗稱"高麗鹹菜",以酸辣為主味,主料是白萊,制法與內地的"泡菜"略同,佐以蘋果、梨片、雞牛肉湯等料。 醬萊-用蘿蔔梗、地瓜梗、小辣椒、蘇葉、牛肉、狗肉、小魚等多種原料加醬油入缸醃製而成。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