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四門塔

濟南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四門塔景區位於濟南市南部山區,為我國現在最古老的單頂石塔,景區地處柳埠國家森林公園。氣候屬季風氣候,地形屬山陵地形。該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郎公和尚曾在神通寺做過主持,當時僧人達500餘眾(公元351年)。景區內有隋代的四門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龍虎塔,唐以後的主要遺蹟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湧泉、瀑布、竹林;景區內的金牛山空中花園,每年夏季為夏令營基地和農業生態遊基地。主要景點有神通寺大殿、四門塔、墓塔村、龍虎塔、千佛崖石窟造像、湧泉庵遺址、竹林、金牛山空中花園。唐南平長公主顯慶三年為唐太宗李世民祈福增壽,於顯慶三年在四門塔千佛崖刻坐佛一尊,豐滿的面型,顯得秀麗而安祥,現存千佛崖南第一尊即是。四門塔對面有一座金牛山,傳說一個金牛居於山上,每年三月出來一天,一蠻人將其抓住,從此該山每年三月有一石洞滴水,據說是山神懷念金牛而流的眼淚。景區內有按三星級標準興建的四季村賓館,為遊客吃、住提供優質服務;有22路公交車直達市區,還有很多個體大客車相通;有導遊為遊人提供服務,並設有旅遊商品商店,出售木魚石等旅遊紀念品。景區東有跑馬嶺世界動物園、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旅遊的最佳季節為春夏秋三季,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梨,芬芳怡人,夏季是避暑和品嚐各種山珍野味的好去處,秋季為各種干鮮果品豐收的季節。著名的特產有糖酥煎餅、山楂、粟子、核桃、蘋果等,景區內各種干鮮果品可供遊人購買。 四門塔位於濟南南部山區,地處柳埠國家森林公園。氣候屬季風氣候,地形屬山陵地形。該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郎公和尚曾在神通寺做過主持,當時僧人達500餘眾(公元351年)。內有隋代的四門塔,唐代的千佛崖和龍虎塔,唐以後的主要遺蹟有元、明、清代的碑刻、故墓、塔林、湧泉、瀑布、竹林;景區內的金牛山空中花園,每年夏季為夏令營基地和農業生態遊基地。四門塔建於隋朝後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亭閣式石塔。四門塔呈平面四方形,全部用當地出產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堅硬,一千多年來尚無風化侵蝕的情況。它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寶頂組成,塔身上用石塊壘砌挑出五層作為塔四角攢尖的錐狀屋頂,上置石刻塔剎。一九六一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內正中央有一個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塊三角形石樑和塔身相聯繫住塔頂。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薩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發肉髻,顏面豐圓,額光平正,細眉慈眼,隆鼻長耳,嘴角上揚,安詳恬靜的神情,似在向人娓娓說法。這些佛像雕刻細膩傳神、刀法流暢、文飾清晰,極富中國文化、藝術的審美精神,是珍貴的佛教藝術極品。遊覽整個景區大約需要3-4個小時。 景點名稱:神通寺 該寺初創時名曰朗公寺。創始人朗公(京兆人,俗姓李)和尚在當時統治者支持下,達到“上下諸院,十有餘所,長廊延袤,千有餘間,三度廢教,人無敢撤”之規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揚堅敕令更名為神通寺。神通寺歷經1600多年,幾度興廢,至今尚保存下來眾多聞名中外的珍貴文物,如四門塔、龍虎塔、千佛崖造像、唐台基、墓塔林、歷代碑刻等,成為我們研究歷史文物、佛教文化、雕刻藝術、建築藝術的豐富的實物寶庫。其中四門塔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造像(含龍虎塔、九頂塔)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名稱:四門塔 四門塔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亭閣式單層石塔。該塔建於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通高15.04米,每邊長7.4米,四面各有一半圓形拱門,簷部挑出,疊澀五層。塔頂用23行石板層層收縮疊築,成四角攢尖方錐形,頂端由露盤、山華、蕉葉、相輪構成塔剎。塔室中心有石砌方形塔心柱,上有16根三角形石梁。塔中心的石柱四面各有一尊石雕佛像,皆螺髻、盤膝、朝門而坐。塔後有參天古柏、重圍合抱,主幹上分九枝,稱九頂松。老樹古塔相映成趣、秀麗壯觀。 景點名稱:墓塔林 墓塔林在神通寺遺址西北方向,現存墓塔46座,墓碑15通。此處墓塔根據塔身和塔頂形狀不同,可分成密 ​​檐式、闕式、幢式和亭閣式。這裡的墓塔造型各異,刻工精細,式樣繁多,可謂國內少有的古塔博物館。 景點名稱:龍虎塔 以塔身雕有龍虎而得名。位於白虎山西麓神通寺“祖師林”的南面,與四門塔隔谷相望。造型優美,與四門塔古樸的風貌,形成鮮明的對照。龍虎塔高10.8米,磚石結構。塔身每面有刻著火焰狀紋樣的券門,周身布有刻工精緻的高浮雕龍虎、羅漢、力士、伎樂、飛天等形象,氣勢飛動,華麗壯觀。三層平台大簷華拱的塔頂,形式十分優美,的確是民族建築形式與精湛的石刻藝術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塔室內有石雕四面的佛龕,龕額刻飛天。龕內四個佛像突胸細腰,臉型瘦長。這裡還有一座唐開元五年的七級(現存六級)小型石雕塔,塔身正面也有高浮雕的龍虎,所以人們稱之為“小龍虎塔”。塔內有一佛二菩薩的雕像。此塔原在柳埠鎮北面約十公里外的突泉村,1972年移置於此,以便遊覽觀賞。 景點名稱:千佛崖石窟造像 千佛崖是山東地區唐代石刻造像藝術的主要遺存。南北總長65米,有大小造像二百二十軀,造像題記四十三則。其中有紀年的題記十則,包括唐高祖的武德(公元618—626年)、太宗的貞觀、高宗的顯慶等五個年號,另有五則是後人的題名和重修題記等。造像主要集中在千佛崖的南半部,多為坐佛的形式。從有紀年的造像題記和造型分佈的情況來看,千佛崖大約是在唐朝第一個皇帝李淵的武德時期開鑿的,到高宗時,達到了它的最盛期,至睿宗文明元年,已近尾聲,恰好在武后稱帝以前的六十多年內。因此,千佛崖可以說是唐代初期佛教石刻造像藝術的一部編年史。 景點名稱:泉庵遺址 湧泉庵初建於齊梁之間,因湧泉而得名。湧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從一方池壁上雕刻的獸頭中噴湧而出,匯集了“細水長流”、“錦上添花”“懸崖瀑布”三股泉水,通過湧泉橋依山勢三迭而下,形成可觀的“白尺飛流”。縷縷泉水映著竹林,緩緩的穿過竹叢根隙,形成彎曲的淙淙小溪匯入飛流之中。清澈的泉水,婆娑起舞的翠竹愈顯得這裡清幽、淡雅,如臨仙境頗有江南水鄉情味。《續修歷城縣志》說這裡“百尺飛流,千章古木,山光水色,鳥語畫香”。 景點名稱:竹林 湧泉庵遺址周圍便是江北第一竹林。這裡竹影婆娑,泉水潺潺,山靈水秀,別有洞天。金牛山空中花園四門塔對面有一座金牛山,傳說一個金牛居於山上,每年三月出來一天,一蠻人將其抓住,從此該山每年三月有一石洞滴水,據說是山神懷念金牛而流的眼淚。 交通咨訊:距機場距離約:60公里距機場車程時間約:70分鐘; 距火車站距離約:30公里距火車站車程時間約:50分鐘; 距汽車站距離約:30公里距汽車站車程時間約:50分鐘; 自駕車指南:京福高速—濟南繞城高速—濟南南出口下—向南直行至柳埠—沿四門塔景區指示牌行駛約2公里—四門塔,下高速後約10分鐘車程。 附近公交車站:市內乘坐67路公交車可直達。 推薦旅遊線路:神通寺遺址博物館——四門塔——龍虎塔——千佛央求——竹林瀑布 配套設施:停車場面積:300平方米。四季村賓館、湧泉山莊、崇山亭飯店、龍鳳山莊。景區內有按三星級標準興建的四季村賓館,為遊客吃、住提供優質服務;有22路公交車直達市區,還有很多個體大客車相通;有導遊為遊人提供服務,並設有旅遊商品商店,出售木魚石等旅遊紀念品。 其他旅遊指南:有導遊服務和保安處; 特產:有糖酥煎餅、山楂、栗子、核桃、蘋果等,景區內各種干鮮果品可供遊人購買。 特色餐飲:時令野菜、野味等地方小吃。 四門塔最佳旅遊季節 旅遊的最佳季節為春夏秋三季,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桃梨,芬芳怡人,夏季是避暑和品嚐各種山珍野味的好去處,秋季為各種干鮮果品豐收的季節。

特色

四季村賓館位於景區內,屬於三星級賓館,可一次性容納就餐住宿達200多人。其餐廳可提供濟南的各種風味小吃和山城野味。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