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

東城區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是國內首家展示話劇藝術的專業性博物館,位於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2號首都劇場四層,展區面積約1300平方米,2004年對外開放。該館集館藏、研究、展陳功能於一體,包括序廳、歷史廳、人物廳、劇目廳、交流廳、理論與教學廳、觀眾廳、舞美廳、學術廳等。

特色

在序廳裡,話劇《茶館》的大幅劇照十分搶眼。許多老北京長時間駐足在劇照前,細細回味這齣話劇的味道。劇照旁邊有個小玻璃盒子,裡面放著的是焦菊隱先生當年導演話劇時用的鈴。這個鈴其實和西餐廳或者大酒店前台叫服務員用的手鈴一樣,“啪”地按下去就會有一聲清脆的響聲。戲劇博物館館長陳秋淮介紹說,排練的時候,焦導就通過這個鈴聲來告訴演員的開始和暫停。在序廳右側的牆上,按年代排列著人藝55年來排的300多台戲。陳館長介紹說,展廳正中央有一塊木地板,1984年到2004年間首都劇場的話劇演出都是在這個舞台上進行的。英若誠、於是之、朱琳這一代人藝老藝術家,在這個舞台上走過了他們的黃金時代。而濮存昕、宋丹丹、徐帆這一批當紅的人藝明星,都是在這塊地板上成長起來的。當然,這塊地板還遠遠代表不了人藝55年走過的歷程。在這個面積1600平方米的博物館,無法一一展示這些戲劇文物,陳館長和老人藝工作者們通過投票從中精選了43台劇目和2000多件藏品。 人物廳裡展示著的人藝話劇大師們的許多珍貴文物和書稿。除了曹禺先生,還有焦菊隱、歐陽山尊等的生平和代表作品介紹。《日出》是歐陽山尊在北京人藝建院後排演的第二個重要劇目。他作的《〈日出〉導演計劃》被收藏在展廳中。“喜聞樂見不等於迎合,要考慮劇場效果,使觀眾於美的享受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這是焦菊隱先生1963年年初為一篇論文所寫的提綱中的一句話。提綱名字就叫《論民族化》,戲劇本是舶來品,儘管進入中國已百年,但是戲劇民族化仍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焦菊隱先生從一開始,就在思索著這樣的問題。正是這些藝術家們一起為北京人藝奠定了厚實的藝術文化基礎,指明了人藝的發展方向。他們實在太重要了,以至於陳秋淮館長實在說不出到底誰的文物算是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定要說,“應該是人藝的這些戲劇大師們。”她說道。 劇目廳展示的是人藝55年最經典最有代表性的劇目的照片、道具、服裝等。精選出來的如《日出》、《駱駝祥子》、《蔡文姬》……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戲劇幾乎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註解。在櫥窗中可以看到老一輩人藝工作者排戲時的導演手記、演員日記,那個時候演員每天都要寫下自己對角色的體驗心得,導演也要認真記下排練時的情況和想到的問題。於是之扮演的程瘋子、葉子扮演的丁四嫂、羅世剛扮演的馮狗子、李曉藍扮演的王二春……這些膾炙人口的舞台形像都有他們的扮演者在台下一本本厚厚的日記做思想的支撐。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集藏品、研究、展陳、社教等功能於一體,以豐富的圖文資料、大師手稿、優秀的舞美設計圖紙、經典劇目舞台佈景模型、逼真的道具、服裝以及各類舞台上使用的效果器材和燈具資料為展陳主體,集中展示了北京人藝建院歷史、劇院奠基人、優秀劇目、國內外交流、舞台美術等內容,館藏品中包括有獨特歷史價值的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隱等一代戲劇大師們的早期手書文稿、導演手記、往來信件等珍貴資料,記載著幾代藝術工作者追求舞台藝術精品的過程,重點介紹了人藝所排演的近300部作品中的經典劇目、舞台美術、劇院與觀眾、理論建設等內容,真實反映了北京人藝50年來走過的藝術歷程。 博物館並闢有藝術家走廊、演員牆、作家牆等,展示出創造人藝歷史的幾代藝術家的形象。博物館有藏品近15萬件,其中曹禺、焦菊隱先生的創作手稿,郭沫若、老舍、沈從文先生參與劇目創作過程的往來信函,表演藝術家朱琳、於是之等人撰寫的創作日記等均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還通過舉辦各類戲劇專題展、學術研討會、藝術研究書籍出版等活動,增進與社會各界的互動和交流,為話劇觀眾和專業人士提供一個更為開放的研究空間。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