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
王士禎(1634—1711年),字子真,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蠶尾老人,山東省桓台縣新城鎮人。他是清代文寺壇領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東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締造了神韻說文學藝術思想,為中華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文化史及世界文學藝術史上的一代偉人。 王士禎紀念館亦稱王漁洋紀念館,坐落在桓台縣新城鎮新立村。1986年桓台縣就忠勤祠掛牌建立王士禎紀念館並對外開放。1992年該紀念館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定為山東省優秀社會教育基地,1998年公佈為首批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分東西主跨兩院,設7個展室和石刻園。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國家三級以上刻石185塊,有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還有明代董其昌、邢侗及“吳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等著名書法家的真跡刻石,囊括了自漢代至明以來的所有書法大家的精華之作,各種書家風格兼備,真、草、隸、篆諸體並容,琳瑯滿目,海內知名,有碑林之稱。 王士禎生平展室展出王士禎詩文著述、手稿、印章及康熙帝御賜王士禎的“信古齋”、“湘竹金扇”、“聖旨”等珍貴文物的照片。環牆列有當代名家所作《王士禎生平事蹟圖》,從“家學淵源”、“秋柳結社”、“揚州從政”、“蜀道驛程”、“刑部任上”、“一代文宗”等十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王士禎歷仕及吟詠不輟的一生,為人們了解和研究王士禎提供了豐富、翔實、直觀的資料。 石刻園是在忠勤祠東跨院舊址修建的。新建了“樵唱軒”、“池北書屋”、“長廊”等仿古建築,闢有大型魚池,園中有園,景有套景。載有唐代詩人李白及元代散曲家張養浩題詠的“蒼云”、“振玉”的兩巨型太湖石和國家一級石刻“水月松風”亦在園中陳列,供遊人觀賞。 王士禎紀念館最佳旅遊季節 四季皆宜 春夏季節庭院內鳥語花香、翠蓋濃蔭,一派書香,是快節奏生活下陶冶情操、感受文化氣息的好去處;冬季白雪覆蓋,另有一番景象!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