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十三碑亭

濟甯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過了奎文閣便是十三碑亭院,這裡是孔廟的第六進院落。十三碑亭始建於唐代,元代添建二座,清代添建九座,亭內存有唐至民國碑刻50餘塊,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諡加封、拜廟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刻寫。整個碑亭佈局南八北五,所以稱十三碑亭,因為都是經皇帝批准立的碑,因此又叫御碑亭。其中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的一塊石碑是最大的,碑重約35噸,加上馱碑贔屭共重約65噸。在當時條件下,這塊巨石採自北京的西山,能安然運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實在令人驚嘆不已。凡是用贔屭馱的碑都稱“御碑”。“贔屭”是吉祥物,傳說龍王有九子,它是第8子,它愛“文”,善於負重,石碑有文字而沉重適合其特點,形象應為龍頭、龜身、鷹腿、蛇尾。東起前排第三、六兩個亭子是金代所建,是我國現存不可多見的建築。此院東南西南還各有一片叢林似的碑碣,真草隸篆,風格各異,可謂集歷代書法流派之大成。另有幾座石碑從側面記載元末紅巾軍、明末劉六、劉七以及徐鴻儒等農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中國農民革命史珍貴的歷史資料。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