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
因話本和戲劇而聞名的蘇三,在中國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玉堂春落難逢夫的故事,就發生在山西洪洞縣,直到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縣司法科還保存著蘇三的案卷。王景隆是蘇三的同鄉這個情節,就是從蘇三的供詞裡發現的。 蘇三,原名周玉姐,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莊人。六歲時父母雙亡,後被拐賣到北京蘇淮妓院,遂改姓為蘇。她到妓院前已有二妓,故取名三兒,“玉堂春”是她的花名。官宦子弟王景隆冶遊相遇蘇三,一見鍾情,過從甚密。蘇三要王景隆發奮上進,誓言不再從人。王景隆離京歸里,雖對蘇三不能釋然,但奮志讀書,二次進京應試,考中第八名進土。在王景隆返家之際,蘇三被鴇兒以一千二百兩銀子的身價,賣給山西洪洞馬販子沈燕林為妾。沈燕林長期經商在外,其妻皮氏與鄰里趙昂私通。沈燕林帶蘇三回到洪洞,皮氏頓生歹心,與趙昂合謀毒死沈燕林,誣陷蘇三。初審時洪洞縣衙將皮氏與蘇三收監。趙昂從皮氏家中拿出一千餘兩銀子行賄。知縣王氏貪贓枉法,對蘇三嚴刑逼供,蘇三受刑不過,只得忍屈畫押,被判死刑,監於死牢中,皮氏卻消遙法外。正當蘇三在洪洞死牢含冤負屈之際,適值王景隆升任山西巡按。王景隆在此前雖風聞蘇三被賣到洪洞,但未知真情,故到任伊始先急巡平陽府,得知蘇三已犯死罪,便密訪洪洞縣,探知蘇三冤獄案情,即令火速押解蘇三案件全部人員至太原。王景隆為避親審惹嫌,遂托劉推官代為審理。劉氏公正判決,蘇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貪官王氏被撤職查辦,蘇三和王景隆有情人終成眷屬。 蘇三有幸,傳奇般同王景隆團聚。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熱忱地寫了《玉堂春落難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傳後世。京劇和許多地方戲曲又編為《蘇三起解》、《玉堂春》等,廣為演出。 由於蘇三故事曲折動人,當年的“蘇三供堂”、“蘇三監獄”由此聞名,長時期內被人們保存維修。“蘇三供堂”即洪洞縣衙大堂,為明洪武二年知縣楊茂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坍塌,後又重建。光緒四年知縣艾紹濂又全脩大堂。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幸毀於1977年。據傳,蘇三在此供堂,含冤入監,三次受審。 “蘇三監獄”在今洪洞縣政府院內西南,亦即明洪洞縣衙西南角。一進掛有“明代監獄”匾額的大門,首先看到的便是蘇三的塑像,外院當年監獄的辦公場所,右邊的院落是普通監牢,中間是過道,兩邊共有監牢十餘間,過道頂上布有鐵絲網,網上掛有銅鈴,一有犯人企圖越牆逃跑,便會觸響銅鈴。過道的盡頭,正對的是獄卒的值班室,右面的牆上有獄神的供位,傳說當年囚犯入獄都要參拜獄神,就是獄神下面的牆基處,有一小洞,是當年運送屍體的出口,犯人在獄中病死或是被打死,是不能從大門抬出去的,只能從這個小洞拉出去。過道盡頭的左邊,便是死囚牢的大門,死囚牢雙門雙牆,門上畫有狴犴,狴犴是龍的兒子,長得卻像老虎,因此人們誤稱為“虎頭牢”,大約是因為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狴犴專門掌管刑獄,大門只有一米六高,所有進入死囚牢的人都要在狴犴像前低頭,顯示對法律的敬畏。進了門洞,裡面還有一道門,而這兩道門卻是一扇從右開,一扇從左開,不明就裡的囚犯如果越獄,往往出了第一道門卻怎麼也打不開第二道門,一個小小的改動就能起到拖延犯人越獄時間的作用,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進入死牢院,右面是一堵高牆,左面就是當年關押蘇三的牢房,裡面有蘇三的塑像。死囚院的中央還有當年蘇三坐監時洗衣的水井和石槽,井口留有一道道繩索磨下的印記,井口只有半尺多寬,這是為了防止死囚投井自殺。據說,右面的高牆裡灌裝的都是流沙,如果犯人想要挖牆越獄,流沙便會從挖開的小口中源源不斷地流來,使其難以挖通圍牆。1964年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王冶秋先生曾在洪洞考察確認,蘇三監獄為我國罕見的明代監獄,併題詩曰:“虎頭牢裡羈紅妝,一曲攪亂臭水漿。王三公子今何在?此處空留丈八牆。”十年動亂期間,蘇三監獄被拆毀。為了使“蘇三監獄”這一僅存的明代監獄得以保留,洪洞縣人民政府後做出了修復“明代蘇三監獄”的決定。修復事宜於1984年5月開始,同年10月竣工。
山西最著名的美食就是“平遙牛肉,太谷餅”,喜好麵食的朋友不妨一試。 洪洞縣是臨汾市的一個大縣,本地沒有什麼特色美食。 洪洞聖王鄉晉家莊酒店-洪洞縣晉家莊 洪洞縣趙城西街衛星飯莊山西省臨汾地區洪洞縣西街 洪洞縣飲食服務公司甜食門市部山西省臨汾地區洪洞縣中大街。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