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
鯨魚溝原名荊峪溝,位於白鹿塬南邊,距西安約30公里。 它是由兩座相連的水庫構成人造湖泊。綿延3公里多,湖面波光粼粼,兩岸山巒聳立,林木蔥鬱,優美的湖光山色,使人如入仙境。旁邊是灞河,古稱滋水。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欲顯耀其武功,更名為灞河。鯨魚溝的入口處有一約17米長的鯨魚雕像,頭上噴水高達8--9米,是遊人留影的好地方。 據《三秦記》載:“周平王時,有白鹿出於此而得名。”後因宋天聖年間,大將狄青在此安營扎寨,又稱狄寨塬。《辭源》載“白鹿塬即灞上。”“漢高祖滅秦還軍灞上。”《史記》載“王翦伐荊秦始皇送至灞上”即此。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秦為古長安城東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帝王將相射獵遊樂之地。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英雄豪傑、古聖先賢、帝王將相留下了難以記數的辭文華章。“灞上”曾演出了多少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唐代詩人訖幹《灞上詩》就生動的描寫了白鹿塬宜人風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塬》即以此地為歷史背景。名人名著的社會效應為白鹿塬增添了不少光景。 鯨魚溝位於白鹿原狄寨鎮南2公里,為灞橋區與長安縣交界。溝內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山花遍野,爭奇鬥艷;炎夏濃蔭蔽日涼意襲人;深秋紅葉爛漫,如火如茶;朔冬群嶺銀裝,玉樹梨花。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鬱,清泉叮咚曲折,碧水粼粼,微波蕩漾,飛瀑懸壯觀,飛珠濺玉。被譽為西安名勝風景區。 傳說在共工一怒之下,碰得天塌地裂,天水傾而直下,人間皆成汪洋大海。當時,東海裡一對大鯨魚分別馱著七十七個老百姓,乘風破浪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長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媧以煉石法把天補住,天水很快退定,這對鯨魚和馱著的男女百姓就擱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戶。善良的鯨魚即被灘在淤泥之中。年復一年,時代變遷,一日,皇上傳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隨之原上原下百姓被徵,修城七七四十九天,這時鯨魚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惶恐萬分,突然空中傳下巨音:“鯨魚鯨魚莫發愁,剎時叫你東海遊” 。話音剛落,天崩地塌,狂風大作。第一聲炸響,修建的城牆倒了;第二聲炸響,鯨魚身上的泥土分開了;當第三聲炸響閃過,空中又傳出一聲高叫:“鯨魚,還不逃走,等待何時!”於是,這對鯨魚一急之下,未顧得商量,便各自擺尾而逃,雄鯨魚沖向藍田遊入灞河;雌鯨魚衝進滻河。兩魚游至渭河相會,迴向東海去了,鯨魚原來所在之處即成魚狀深溝。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深溝叫作“鯨魚溝”、“沐浴溝”。 鯨魚溝最佳旅遊季節: 春天的竹子還正長,山也綠了,三月四月是挖野菜的好季節。 夏季竹子已經濃綠茂盛,水庫正好游泳。 秋天看竹子也 好。冬季路不好走。 鯨魚溝交通: 按照網上信息,,我去了鯨魚溝春遊,發現網上資料很不完全。在此介紹一下鯨魚溝的交通及景點狀況。 推薦在240起點站-火車站坐車,有位子的坐,兩元。 到鯨魚溝有兩個地點可下,高橋和狄寨。雖然狄寨是終點,若高橋下車,坐三輪一元,到賣門票處。從高橋進溝,有兩個水庫,可以直走到狄寨的溝,但較遠。建議腿腳好的人走。狄寨同樣坐三輪一元,景點是一個水庫,景點是一個水庫,一個竹林。還有通向高橋的小溪。溪邊可以躺下曬太陽。 乘車路線:南門亞童夢園對面乘西安至安村中巴車到狄寨鎮政府下車或西京醫院對面乘240路公交車到終點下車後退50米對面有鯨魚湖山莊接待站,由工作人員安排免費車送至山莊。
鯨魚溝美食: 鯨魚溝環境無污染,當地農戶的家養雞長得十分肥美。鯨魚溝從高橋進有農家樂,可以吃雞。從狄寨進溝,竹林中一家作煎餅大餅及當地山野菜的小店,沒有很複雜的菜飯吃。可打電話預約飯菜,但要與主人相熟。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