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
楊貴妃墓在興平市西門外的馬嵬坡,距馬嵬火車站約2公里。現存的墓是一個小陵園,來此首先看到門樓上刻著“唐楊氏貴妃之墓”。進門正面是一座3間仿唐獻殿,建築高大壯觀。殿堂之後是墓塚,佔地1畝,高3米,墓頂及周圍砌以青磚。前有一小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墓地周圍有迴廊,廊壁上嵌有大小不等的30餘塊石碑,刻有歷代名人遊歷後的題詠,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不同評價。 據墓地石碑記載,楊貴妃的屍體埋在馬嵬驛站旁的土坡下。唐玄宗回到長安後想改葬楊玉環,但屍體以化。據說現在的貴妃墓埋藏著貴妃的香囊和鞋襪。楊貴妃墓原來規模很大,後歷經損壞,1981年撥款修建了圍牆,重新修繕復原。 楊貴妃,名玉環,華陰人,後隨家遷至永樂縣(今山西芮城)。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逸聞趣事引起文人墨客諸多感慨。晚唐詩人羅隱在平亂返長安途徑馬嵬坡時作詩:“馬嵬楊柳綠依依,又見鸞輿幸蜀歸。泉下阿環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清人趙長令有詩云:“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鼙鼓震親關;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 說來也奇,日本也有兩座楊貴妃墓,京都等古城還有她的塑像。歷史上的楊貴妃自縊死於馬嵬坡,日本何來貴妃墓一直是個迷。但國內學者俞平伯、周作人先生早年著文說:“楊貴妃輾轉到日本定居。日本學者渡邊龍策在《楊貴妃復活秘史》一文中考證說,楊貴妃逃脫馬嵬坡後得到唐代舞女和樂師的幫助,輾轉到揚州,在那裡不僅見到樂其兄楊國忠、長子楊暄之妾及其幼子,還見到日本遣唐使團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協助下,楊貴妃搭乘日本使團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陸,時間為公元757年。到日本後楊貴妃受到天皇孝謙的熱誠接待。後來,楊貴妃以她的智謀幫助孝謙挫敗了一次宮廷政變,從此在日本名聲大震,獲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婦女的好感。至今還有日本婦女說她是楊貴妃的後代。一些日本婦女到馬嵬坡訪問時,總喜歡裝一袋白色的“貴妃土”帶回去。而當地人傳說貴妃潔白的皮膚把周圍的土染白了,婦女取“貴妃土”搽臉美容,墳土因此變少,後來不得不砌磚蓋頂和圍邊。
興平醪糟,肉夾膜,扯面都屬當地特色食品。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