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清涼山

延安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清涼山,又名太和山。在(陝北)延安市城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山勢高聳峻峭,殿宇磷峋,金碧輝煌。歷代名人詠詩、詞甚多,讚頌清涼勝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登臨此山詠詩曰:“金明阻西嶺,清涼寺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 清涼山名勝有18洞、24景、40多處摩岩石刻、詩詞、題詞等。山頂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萬佛洞。萬佛洞西側山坡上有盧毗崖、三世佛洞、彌勒佛洞、釋迦而不墜,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到此遊觀。桃花洞傳說大雪時有桃花飛舞而出。此外還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岩、落星岩、定痴泉等名勝古蹟,分佈於萬佛洞周圍。 清涼山自古就是佛教勝地,有“金仙勝境”的美稱,山上還有《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等革命舊址。清涼山諸風景名勝中,名列之首的是“宛若云霞”,夕陽照射在一塊凌空飛出的大石崖上,頓然生輝,彷彿雲霞變幻,常使遊人產生各種美好的聯想。 清涼山現留的石窟群,包括萬佛洞、2號窟、3號窟(彌勒洞)和4號窟。石窟中以萬佛洞最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洞中央有台基,原有3尊佛像,洞內四周石壁刻有浮雕1萬餘尊,故名“萬佛洞”。佛像神態各異,形像逼真,全著漢服,刻工細膩,充分體現了華麗纖巧的宋代石刻風格。洞頂兩屏柱間鐫刻著八角复斗式藻井3個,圖案精美。2號窟平面近似梯形,窟無前壁,呈敝口狀。窟左右壁各雕天王像一尊,氣宇軒昂,赳赳而立。還對稱雕有騎獅乘象的文殊、普賢菩薩等16尊羅漢像。3號窟內中央多級蓮台坐有一尊皆大歡喜彌勒佛,袒胸露臍,闊鼻薄嘴,兩耳垂肩,姿態動人,逗人喜愛。故稱“大肚彌勒笑世佛”。4號窟,窟平面似梯形。窟壁用深浮雕手法雕刻成山崖、岩石、行雲、流水、亭台樓閣及佛傳故事等。窟頂中央為一複斗式蓮花藻井。藻並周圍鑿成棋格形天井,雕有寶相花、如意云紋、飛龍、朱雀。花卉、幾何紋等圖案。雕造精美,富有動感。 詩灣,在萬佛洞南側上方。有歷代名人學者摩崖題刻50多處,真草篆隸,參差錯落,佈滿全灣。位於詩灣旁有3米多長的一個平石台,中間有一個月牙形水缽,從水缽右角斜視水面,可見鳳凰山上的延安城牆,故名“水照延安”。水缽邊上矗立一塊二龍戲珠小石牌,牌中倒刻著“水照​​延安”4個字,圍繞水缽俯視見水中有“水照延安”4字,格外壯麗,非常有趣。過詩灣便到了懸空高聳、小巧瓏的印月亭,它像一隻雄健的騖鳥,凌空俯瞰。遊人登亭憑欄探身俯視,一鉤弓月從井底湧出,故稱“月兒井”。月明星稀之夜,井中明月與天空夜月交相輝映,使人無不為之驚嘆。 範公祠,在印月亭南側。祠左右矗立兩個“望延亭”。祠中有范仲淹在延州抗禦西夏時的戎裝像。兩邊牆壁上鐫刻著范仲淹的名詞佳句。祠堂門匾額上有“宋朝人物第一”6個大字,對聯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公祠對面即為歇山四出水九脊十獸的古建殿宇,宏偉壯觀,殿門匾額上刻有“天下奇觀”4個字。還有兩幅以明“奇觀”之妙的聯語:“閱盡天下奇情事,方知世上路不平”,“縱觀二水一城古今英雄功過,遙看三川兩山歷代風流善惡。 “天下奇觀”上方東山頭,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時的新聞出版機構——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解放日報》社等部門舊址。 建在清涼山東側山麓的《解放日報》社舊址大門,門額上石刻“解放日報”4個大字,是毛澤東的手跡。在清涼山下延惠溪的旁邊,矗立一座牌坊,牌坊兩邊刻有:“二水繞座晨望嘉嶺塔邊煙,八景環山夜對鳳凰樓上月。”橫額是:“清涼第一”。牌坊的石崖上有幾個石窟,黨中央到延安後,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就誕生在這裡。 近年來,清涼山的名勝古蹟和革命舊址,有的已修葺整理,有的已對外開放,還新建落成了中國第一座新聞出版專業性紀念館——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來此遊覽觀賞,成為革命聖地延安主要旅遊風景區之一。 清涼山也是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之一,陳毅《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云:“眾星何燦爛,北斗駐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另一首《詠“七大”開幕》雲:“百年積弱嘆華廈,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今天,清涼山留下了許多革命舊址,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地方。 地址:延安城東北延河對岸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