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
佳縣白雲觀在佳縣白雲山上,白雲山因白雲觀而聞名,白雲觀則因明萬曆皇帝親賜御製《道藏》4726卷以後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現在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 毛澤東和蔣介石也光顧過白雲觀,相傳毛澤東在白雲觀求得“上上簽”,而老蔣卻是“下下簽”。 從白雲山腳到山頂白雲觀,走的是一道直來直去如同天梯一樣的石階;登上白雲觀,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陝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陝西省佳縣白雲觀位於縣城南5公里的黃河之濱,白雲山上。這座道觀始建於宋代,主建於明清。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由白雲山著名道士李玉鳳真人,榆林總兵張臣,佳縣籍縣丞牛登第共同組織修建。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帝朱鈞給白雲山道觀親頒聖旨一道,並賜制《道藏》4726卷,從此當地官民信士大興土木,營造道觀,後經歷代不斷修葺補建,形成規模宏大,鱗次櫛比,古樸典雅,神秘幽靜的廟群,是西北地區明代以來最大的古建築群和道教聖地。 白雲觀屬全真道龍門派,明萬曆三十六年,北京白雲觀道士王真壽、張真義、景真雲等來白雲山白雲觀闡教,弘清靜無為之道德,修明心見性之全真,迄今已歷十七代,三百九十餘年。 其間風雲變幻,世事滄桑,白雲山道教活動時盛時衰,最盛時道觀共有道士八十餘人。“文革”期間,白雲觀也遭破壞,道教活動被迫停止。改革開放後,一九八二年成立了白雲山道教管理小組,道教活動得以恢復,觀內現有道士數十名,有兩位道長在北京白雲觀受戒。現在,白雲觀共有廟宇54座,佔地200餘畝,存有各代壁畫1300餘幅,碑碣160餘通,匾額99塊,供奉以真武大帝為主神的道、佛,釋諸神多300位。 幾百年來,白雲觀一直是秦、晉、蒙、寧、甘等省區漢、蒙、回等各族人民物資、文化交流中心及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朝山拜聖、旅遊觀光者達數百萬人次。每年農曆正月、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為傳統的古文化廟會,會期人潮似海,商賈雲集,香火尤盛。 近年來,隨著國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不斷落實,去白雲山白雲觀的香客、遊客與日俱增,傳統道教文化日益弘揚,宗教旅遊十分活躍,古觀名勝更放民彩。 佳縣白雲觀最佳旅遊季節: 位於陝西佳縣城南的白雲山道觀建築群,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目前為止,西北最大的道教聖地。每年的4月1日至4月8日是傳統的朝拜節日,四面八方的香客、遊客幕名而來,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登臨山頂,遠眺黃河宛如飄帶,九曲而下!
美食: 蜜碗又名馬蹄酥,相傳唐朝是為宮廷供品,其入口酥甜,香而不膩。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