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
擂鼓台位於鳳凰山南坡中段,地處紫陽、漢陰、漢濱區三縣交界地帶,屬於紫陽縣八畝林場,佔地585公頃。距縣城50公里北距漢漩公路5公里,往東20公里到漢陰蒲溪鎮。 擂鼓台海拔1886米,山頂道觀真武廟始建於明,重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84年),古稱玄天宮,有上下殿之分。據說是湖北武當工匠來建造,既有大武當的傳承,又有因地制宜的創造。如真武觀上下殿均用石料砌成,石壁、石門、石瓦,匠心獨運,實屬罕見。兩扇大門亦有“龍”、“虎”刻,平添了廟宇的威嚴與肅穆。門上刻著遒勁有力的對聯:“絕壁連雲開錦繡;石門斜日到林鄧。”門上方額題:真武廟。 殿內供奉著真武大帝石雕像和周公、桃花、靈官等泥塑陪神像。200公斤重的石雕真武帝君,著袍襯鎧、撥發跣足,豐姿魁偉、栩栩如生。座像兩側有石雕龜蛇底座,益使真武大帝顯得莊嚴凝重與威儀,使人敬畏。 下殿座落在頂峰南側200餘米的狹窄階地上,門額石刻“台鼓仙跡”四字,方正有力,古樸蒼拙,左右鐫刻著一副筆力千鈞的對聯:青山不墨千年畫;綠水無絲萬古翠。 上下殿自成體系,總殿建築格局緊湊,顯得渾然一體,妙趣天成。 相傳三國時張飛曾在此山頂擂鼓揮軍退敵,故名“擂鼓台”。峰頂,萬山環拱,起伏重疊,群峰如筍羅列,紫靄升騰於山腰。從溝底至峰頂海拔高差達千米,峰奇谷深,心目為弦。其道路崎嶇陡峭,如攀天梯登九宵。其山勢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如上殿對聯所云:“鼓響三通聲聞於野,台該套萬仞峻極於天”,不愧為“陝南小武當”。其實,早在漢唐時就有“仙人藥園”之稱,繼之是“陝南第一峰”讚譽,成為紫陽曆代八景之一,八仙呂洞賓曾云遊此山,留下膾炙人口的《擂鼓台》詩篇: 台名擂鼓與天齊,四顧群山座座低。 隔斷往來南北雁,只留日月過東西。 “突兀關南第一峰,鼓台遺跡勝仙踪。”登臨金頂,可極目百里,向北放眼,月河沃野,碧連無際;西望群峰翠拔層巒,幽蒼飄渺;南眺滾滾漢江,玉帶漂流;相視東鼓台,遙相呼應帶霧濃。讓你儼如有超凡脫俗之感。傳說呂洞濱在此聽黃龍機禪師講其創立的五家七宗之一的黃龍宗,便改號純陽,並呈送偈語: 棄卻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戀塵土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地址:紫陽縣城北
擂鼓台有大量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野山菌.可帶到上面烹食,也可帶回家送親朋好友一起享用.上面還有很多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野生水果和堅果,如獼猴桃,栗子,野李,梨此外還有很高藥用價值的五味子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