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
台西商代遺址位於藁城市台西村,距市區10公里,村東北200米處有三個大土台——西台、南台、北台。1965年發掘證明這是一座商代中期遺址和墓葬群。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73年、1974年發掘西台,獲得重大成果,除發現房屋遺址、水井、灰坑、墓葬、祭祀坑外,還出土3000餘件青銅器、金器、玉器、陶器(包括白陶和釉陶)、石器、骨角器、蚌器、木器、漆器、絲織物、麻織物、植物種仁、卜用甲骨、刻字陶片以及醫療器械等物。這裡的商代遺址,規模之大、出土文物之豐富、文物價值之高不僅在該市佔重要地位,而且是建國來全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這裡出土的鐵器、鐵渣、絲織品、脫膠麻織品、砭鐮、羊毛、酒麯等文物都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同類實物,在世界文明史上佔的重要地位。出土的青銅器、釀酒作坊、水井、木桶、植物種類實物代表,在國內有很大影響。1988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佛口遺址:在今郊區白佛口村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鍋、石刀和陶製火灶。經考證距今約有6000多年,屬於新石器時代。 南楊莊遺址::1977年以來,陸續發掘的正定縣南楊莊古代遺址,除發現房屋、陶窯、灶、墓葬、灰坑等重要遺存外,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考古說明,這裡的遠古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他們修建了房屋,開始定居生活。日常使用的磨製石器,種類繁多,製陶業發達,原始的紡織業已經出現。隨著農業、畜牧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男子逐漸取代婦女在生產中的主導地位,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過渡。 台西商代遺址:從歷史記載看,石家莊一帶是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因此,這裡商代的遺址,文物非常豐富,幾乎遍布各縣(市)區。如正定小客莊、藁城台西、趙縣雙廟、無極甄家莊、元氏李村、贊皇寨裡、平山冶河、靈壽北寨、欒城寺下、高邑西邱、鹿泉北胡莊、新樂中同村、西郊北杜村等六七十處。其中藁城台西商代遺址最為著名。 1973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藁城台西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獲得十分重要的成果。其中有房屋遺跡14座,水井兩眼,灰坑133個,墓葬112座。房屋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上建築的,一小部分是半地穴式,有單間、雙間和三間的不等。在房屋的柱腳、牆角、門軸下,多處發現人的頭骨和牲畜屍骨,這些是用奠基的。在墓葬中,奴隸主的墓穴除主人外,還有活埋或生殺的奴隸和牲畜。由此可見,商朝奴隸主對奴隸的壓迫剝削十分殘忍。 台西出土的鐵刃青銅鉞,是把隕鐵鍛打成薄刃後,澆鑄於青銅鉞身而成。說明早在公元前14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對鐵就有了初步認識,並使用隕鐵。這對研究我國鐵器使用年代,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在奴隸殉葬墓內出土了一件長20厘米,最寬處5.4厘米的"砭鐮",這是我國發現最古老的一種外科醫療器具。還出土了桃仁等一批藥材標本。這些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醫療、醫藥史提供了珍貴的佐證。 西張西周遺址:該遺址在今元氏縣西張村東,東臨槐水,北距縣城3千米。它東西長3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屬西周時期。該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鉻文,揭示了周初所在的軧國及其地理位置,證實了周初始封邢、侯之國的地域,填補了歷史空白,為研究西周歷史提供了新的史料。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