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
康百萬莊園這座與外界隔絕的磚石結構的城堡型建築,地處離鞏義市城2公里處,是明清時期的一處大型地主宅院。 莊園始建於清朝(公元1790年至1820年)的時候,康家已經是富甲一方,方圓幾十里都是康家的田地。隨著家族財富的積累,康家在原有莊園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將房舍增加到了山頂,從而構成了這個具有中世紀風格的城堡。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被迫攜光緒皇帝和一小股軍隊逃離首都。1901年,他們一行逃至鞏義市,此時這幫人已是山窮水盡。在這危難之際,康家掌櫃康英奎雪中送炭,向慈禧太后一行捐獻了百萬兩銀子,因此,獲得了“康百萬”的稱謂。 莊園內有9大建築群體,310個生活區,31處院子和73個窯洞。分為儲藏室、工作間、祖先靈堂、飼養牲口區等。總佔地面積為64300平方米。 令人吃驚的是如此龐大的建築群僅有一個入口。沒有知情認路人帶領,陌生人極難找到出口,彎彎曲曲地穿行在莊園裡,宛如走進了一個大迷宮。與絕大部分有錢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莊的建築風格可謂別具風采。它的大門入口可以與古代的城門媲美,入口兩側均有主牆相依。門裡還有一個仿照北京長城的瞭望台而建的居高臨下的觀景台。進入門裡,拾級而上便來到觀景台。在台上遠眺,綿延的邙山山脈一覽無餘,遠處洛水的潺潺聲也漸漸入耳,可謂風景絕妙! 拾級而下便是莊園的中心區。儘管莊園的輪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但必竟是一片廢墟,如今這裡是村里小孩子們遊戲的天地。孩子們的陣陣歡笑倒也不時地打破這沉寂的氣氛,給莊園帶來絲絲生機。這座古老的莊園實乃兒童們玩捉迷藏的好地方。 康家是個大家族,平日里總是賓朋滿堂。因此可想而知康家的廚房該是特別地大。這樣才能解決眾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廚房里幹活的人多,自然是熱鬧非凡,噪雜無比。然而,其書房卻恰恰挨著廚房!這一點實在是讓人困惑不解,熱鬧噪雜的廚房和安詳靜宜的書房竟然互為惠鄰。這裡建有兩個小亭子,還有一些枯萎、古老的花木,這些無形中給大院平添了幾分傷感。書房裝飾得簡單樸實,與大院裡裝修得豪華富麗的畫室和臥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出書房,過幾間房屋,便是畫室。這裡所有的家具上都鑲嵌有閃閃發光的寶石。東牆上鑲掛著明、清著名書法家的作品;西牆上則掛著一件清朝官服和一把康英奎平時練功習武時用的寶劍。 書房西邊是放置祖先牌位的靈堂。這裡有許多精美的神龕和有關祖先生卒的碑刻。每塊碑刻都要花費一個石匠三個月的工夫。然而,引人注目的還是莊園裡隨處可見的石柱子的底座。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撐房頂。這種建築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濕的侵蝕。 這些六邊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個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圖案。最富有想像力的是一個中間鏤空雕刻出來的人物,似乎整個石柱是由他們支撐起來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活潑可愛,整個結構又不失平衡。 不少有關民間傳說故事的石雕在大院裡隨處可見,經歷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淋,這些雕刻依然完好無損,雕刻的字體、輪廓依然醒目、美觀。這要歸功於選料的精細考究。 康家大院的一大奇觀是在普通生活區。生活區有一處書法雕刻集中的窯洞。 此窯洞在院子的最西頭,洞內兩側共有16塊與成人一般高大的石碑,上面雕刻著讚揚莊園主人的詩篇。讚美他“慈悲善良”、“慷慨大方”,風格迥異的中國書法在此各顯風采。 莊園的另一奇觀是窯洞窗戶上的木雕。鏤空的木雕給人們留下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絕妙印象。 主人的臥室獨領風騷,房間的天花板上塗刷得七彩斑斕,門窗的木雕也各具特色。主人的楠木床則是萬里挑一的精美絕倫的珍品。它是由當年最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費時3年雕刻而成。它的華美精緻堪與皇帝的龍榻媲美。 床的對面是一個高1米,長1.5米的木車。它用來接送莊園的女眷們去廁所。在那個年代,女人要纏足以防長成大腳丫子。然而這三寸金蓮的小腳女人們無法長距離行走,而廁所是建在大院裡偏僻的地方,所以這個木車就成了接送小姐、姑娘們往返廁所和臥室的專用交通工具。她們床前還放著幾雙前邊尖,後跟高,面上繡有精美圖案的小腳鞋子。 轉了幾個彎,便來到了飯廳。其右側放著一張供8人進膳的方桌。桌上所有的餐具:盤、碟、碗等都是八角形的。康家迷信,相信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所以只要有算命先生造訪,必定要用此餐具招待一番。他們相信這樣做會給全家帶來好運和財富。如有貴賓造訪,康家主人則會依照滿、漢傳統舉行大型的宴請,這種場合常常要用餐具108件。 儘管康百萬莊園外觀看似簡樸,缺乏貴族城堡的氣質,但它的內部裝飾華麗。今天建築群保存得完善更為這處古老的莊園增添了無窮魅力。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