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忠心報國,楊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獻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門的金水河旁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 天波楊府建築佈局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其建築規格按當時正一品武官級別修建,與楊業受封太尉和大同節度使的官職相一致。 楊業(俗稱令公)的祖先是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人,到楊業時遷往太原,欺負楊信是五代時抗遼的著名將領,曾鎮守過河曲(今山西河曲)和麟州。楊業原名重貴,是五代末年割據太原一帶的北漢政權的將領。由於他勇敢善戰,人稱【楊無敵】。北漢統治者劉繼元替他改名劉繼業。在北漢時期,楊業作過建雄節度使,鎮守今山西代縣。由於契丹侵擾,經常發生武裝衝突,北宋政權建立後,楊業一度勸說劉繼元歸附宋朝,共同抵抗契丹,劉繼元沒有答應。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圍攻太原,北漢割據政權垮台,楊業恢復原姓,成為北宋王朝的一名將軍。這時,他已五十多歲。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邊疆情況,委派他為代州(今山西代縣)刺史。 楊業的妻子折氏,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她出身於雲州(今山西大同)大族。她的祖父、父親和兩個兄弟都是邊關將領,在後周和北宋先後鎮守過府州(今陝西神木東北),多次與契丹交戰,保護北方的邊防門戶。出身於武將世家的折氏,善騎射,能征戰,曾幫助丈夫楊業鎮邊建功。今山西保德折窩村還有折太君墓。在傳說戲曲中,都做【佘太君】,是由於【折】、【佘】讀音相近的關係。 七朝古都開封,自北宋以來素有【文包武楊】之美稱,楊家將的英雄故事,在北宋中葉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裹兒野堅,皆能道之。】楊家將的故事千百年流傳下來,家喻戶曉,說明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具有光榮的愛國鬥爭傳統。人民總是懷念、尊敬歷史上抗敵愛國的英雄人物。當年【包青天】的清正廉潔為後人樹立了吏治的典範,因而受到歷史百姓的崇敬,北宋以楊業為代表的楊家將滿門忠烈捍衛祖國不顧個人安危舍生忘死的獻身精神是我們宣揚愛國主義的榜樣。 楊家將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在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他們的英雄業績將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永存史冊,光照後人。 中國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精忠報國,楊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涎媚的性格,赦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親書《 天波楊府》匾額。 天波楊府位於開封市西北隅楊家湖北岸,佔地2.6公頃,1992年按仿宋風格復建,1994年復建為公園。 府內建築,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中院是楊府官邸部分,有大門、照壁、鐘樓、過廳、天波樓、配殿、後殿,殿內有歌頌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楊家將的孝嚴祠;西院是楊家花園,內有亭、台、樓、榭、廊、山水、曲橋,一派江南園林風光,東院是校場,是騎馬射箭、操兵練武的場所。 天波楊府整體建築古樸典雅,威嚴華貴,又佈局精巧,極具江南園林風格,已經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成為令中外遊人仰慕的重要景觀。 天波楊府最佳旅遊季節: 農曆 九月遊覽最佳,天氣不冷不熱。 天波楊府交通:
天波楊府美食: 據說炒涼粉是穆桂英所創。只是傳言。 [炒涼粉] 炒涼粉是開封廣大市民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在開封城內,很多集貿市場和小吃攤點集中的地方大都設有出售點(大多用攤車),一般居民家庭也會製作。制法是:把粉芡配水打成稀糊,入沸水成熟糊晾涼,即為涼粉。炒涼粉就是發涼粉為主料,佐以豆醬、蔥、姜、加油炒製而成。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