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
伊尹墓位於虞城縣西南22公里魏堆村北。伊尹名摯,佐湯滅夏有功,尊為阿衡(宰相)。湯死後,歷佐外丙仲壬,曾放逐太甲。有、等遺篇。卒後以天子禮葬於此。墓地舊時佔地數十畝,塚前有祠,內塑其像,歷代修葺。現塚高3米,周長46米。清代墓碑兩塊。墓周有高大古柏183棵,其中西南角一棵枝葉像鳥,俗稱”烏柏”。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週、漢代陶片。1984年墓前重修仿明建築花戲樓一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伊尹墓園的主要景點有伊尹墓殿、伊尹墓夫人殿、聖母姑殿、伊尹墓、伊尹柏林、花戲樓等。 伊尹,據《通鑑外記》記載:“生於空桑,卒葬南亳”,這裡所說的空桑,據《呂氏春秋記載》:有辛氏國王的女僕姑,一天到伊河邊的桑園采桑餵蠶,聽到有一嬰兒啼哭,發現在空桑樹洞中放著一個被遺棄的嬰兒,隨抱回撫養,直至長大成人。這裡所說的“伊尹卒在南亳”,即指葬在此地。伊尹初為有辛氏國王的做飯奴僕,後提為廚師。他自幼聰明好學,勤奮求知,對事物關於分析探索,後來做了有辛氏國王女兒的教師。他在當廚師期間,看到人們醫病吃中草藥的葉、根、棵,委難食咽,就用陶器煎草藥湯液幫人治病。《中藥學》一書說:“商代伊尹始創湯液,療效顯著,服用方便,並可減低藥物毒副作用。”以後便成為常用的中藥劑型,使中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延續至今。 商湯王聞聽伊尹有才,以錢幣聘請,有辛氏國王留而不放。商湯又向有辛氏國王未婚,有辛氏國王的女兒嫁給了湯王,伊尹作陪嫁之臣也到了湯王那裡。後來伊尹看到夏朝君夏桀非常殘暴,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以“烹飪做湯”的道理勸說湯王伐夏救民。湯王看伊尹很有雄才大略,精通治國之首,就任伊尹為國政。伊尹輔佐商湯南征北戰,推翻了夏桀王朝,建立了商朝,在南亳即現在的虞城縣谷熟鎮建立了商都。伊尹又輔佐商湯“鑄金錢同,制禮樂,定獻令,遷九鼎於商都。”鑄金錢,以便於人們進行物資交易;制禮樂,即制定國家禮儀、國樂,使整個國家達到文明有序;定獻令,說是製定國家法律法規,懲治壞人,維護國家廉政愛民,眾民安居樂業。還命人鑄造了九個大鼎設在商都。鼎是權力的免徵,九個鼎即象徵國家的最高權力。據資料記載,當時商朝國民安,和商朝建立友好關係的達46個國家。商湯王駕崩以後,伊尹又輔佐了外丙、仲任、太甲、沃丁四個帝王,前後共輔佐了五個帝王。沃丁帝為帝時,伊尹百歲而死。伊尹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沃丁帝以天子禮將伊尹葬於此地。商湯王稱伊為“元聖”,意思是“伊尹是最高尚、。最偉大的聖人。 據《漢書藝文志》和《尚書序》記載,伊尹一生寫有許多治國安邦的政治著作。《伊尹五一德》中的《湯誓》、《伊訓》、《太甲》、《汝鳩》、《汝方》、《咸有一德》六篇俱載儒學教材《書經》中,為古今漢語學家,古歷史學家所珍視。《伊說二十一篇》失偉已久。《王丞山輯佚書》輯有伊尹著作一卷。1973年湖北省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記載伊尹著作零篇六十四行。所以又稱伊尹為我國歷史上善於治國安邦的大政治家。 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優秀的古老文化,還可以觀賞到多種奇形怪樹。在伊尹墓周圍有180多棵唐植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最大的胸徑達3米多。四季蔥籠茂密,遮天蔽日,尉為壯觀。這片古老的柏林,還留下很多有趣的傳說。在伊尹墓東500米處,有唐代丞相魏徵的墓。據說程嗓咬金帶兵夜間行政到這裡,聽說其結拜大哥魏徵葬在這裡,看到伊尹墓很大,便誤認為魏徵之墓,命令將士連夜為其大哥植造柏林。栽完後,聽說植錯了地方,氣得哇哇大叫,隨即抓住前的一棵柏樹說拔,誰知柏樹已落地生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樹捋掉了一層皮,也未能把樹拔下來。後來這樹的齊胸處就形成了一個大皰。人們就把這棵樹取名為“羅漢柏“。其它名柏還有”相思柏“、”五龍柏“、鳥柏”、“母子柏”、“闖王柏”等,千姿百態,耐人玩味,每棵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這裡每年逢四次古會,分別為農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臘月初一,各種民間藝術表演薈萃,商品交易活躍,更增添了這處旅遊勝地的熱鬧氣氛。 伊尹墓最佳旅遊季節: 每年逢四次古會,分別為農曆二月二、四月八、九月九、臘月初一,各種民間藝術表演薈萃,商品交易活躍,更增添了這處旅遊勝地的熱鬧氣氛。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