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漢陽城

武漢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漢陽城在漢陽區內。唐武德四年(621),漢陽城在東漢末年所築魯山城的基礎上擴建。城周圍3.54公里。有八個城門:東名迎春,南名沙洲,西名孝感,北名漢廣,東南名朝天,西南名漢南,東北名慶賀,西北名下議.此城“東南枕大江,北控月湖”,包容風栖山(今鳳凰山)和魯山(今龜山)一部分。北宋宣和四年(1122)漢陽城被大水沖毀。南宋嘉定初年,漢陽知軍黃乾多次呈請修復漢陽城,並提出城北由大別山退至風栖山的修復方案。咸淳十年(1274),始按黃乾方案修築城牆。元末遭兵災,成斷垣殘壁。明初,知府程瑞重修,恢復南宋基礎,“東南臨大江、西北跨鳳棲”。城牆周圍2.5公里,為單牆無里城。有4個城門:東為朝宗,南為南紀,西為鳳山,北為朝元,每個城門建有誰樓。不久,朝元門被塞。嘉靖年間,始築里城。漢陽城在明清受戰火、風雨、水患影響,屢毀屢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知府嚴防、知縣林瑞枝重修城牆及東誰樓,改為漢江樓,供人遊覽;城外自朝宗門至南紀門迄小西關築護城石堤,長1.75公里。元末農民起義軍徐壽輝的“天完國”曾建都漢陽城達五年,在城內鳳栖山西麓建有宮殿。1925-1928年,東、南、西三面城牆被拆毀,改修馬路,僅北面鳳栖山尚可見當年城牆遺址。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