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米公祠

襄樊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米公祠是紀念宋代書畫大師,鑑賞家米芾的祠宇。位於樊城西南隅的櫃子城上。 祠堂庭院清靜,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銀杏參天,給人以清靜幽深的感覺。米公即米芾(105-1107),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海岳外吏,人稱“米襄陽”。他攻詩文,擅書畫,尤善長行、草,史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美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米芾繪畫染山水,獨具一格,被人稱為“米氏雲山”。米公祠原外米家庵,是米氏家廟,始建於元末,明代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並摹刻碑碣30餘通。祠宇由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建築組成。除仰高堂的重簷歇山式外,其餘均為硬山式。拜殿正中有帖牆四柱三間五樓式牌樓,每樓簷下置斗拱,起支撐和藝術裝飾作用;牌樓兩邊額枋置有人物八仙圖案,玲瓏別緻,莊重古樸。新建的碑廊和東、西兩苑內鑲有米芾、黃庭堅、蔡襄、趙子昂及近現代書法家的書法石刻100餘通,為華夏米芾書刻的藝術寶庫。現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於古樊城櫃子城上,隔漢水與襄陽小北門相望。始建於元朝,明末毀於戰火,現存全部建築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間重建。它是為紀念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書畫大師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人稱米襄陽。生於一0五一年,卒於一一0七年。米芾擅詩文,工書畫,精鑑賞,酷愛收藏,多才多藝,廣通博貫,而其書畫的成就尤為突出。其書法得王獻之筆意,博取眾長,不守陳規,自成“沉著痛快”的“刷字”藝術的新風貌,被譽為一代宗師,與蘇軾、黃庭堅、蔡京並稱為北宋四大書法家。其繪畫,創制了“米氏雲山”,應是繪畫藝術史上的先河。 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築群體組成,中軸為主體建築亭、拜殿、碑廊、寶晉齋、仰高堂,總佔地面積為一萬二千多平方米。殿堂裡珍藏陳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跡和石刻。拜殿、寶晉齋內懸掛的匾額、楹聯琳瑯滿目,“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鉅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 中軸兩側為東、西石苑、苑內亭、台、榭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游魚滿塘。廊壁陳列著米芾、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石刻一百多塊,以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為米公祠留下的墨跡石刻三十多塊。這些書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每年吸引著大批中外遊人到此參觀,弘揚了我國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宣傳襄樊,創建文明城市起著重要的作用。 米公祠最佳旅遊季節 春夏枝葉繁茂時節,有綠葉的襯托,景色最美。並且米公祠外還有漢江,可以去玩水,不過要小心安全哦。

特色

在米公祠本處是沒有什麼好吃的,不過,我們可以稍微走一點路走到東風路,那裡有一家小餐館,每天的生意很火爆,排隊吃飯。主要是炒菜,味道很不錯的,我每次回襄樊都會在那里和朋友聚餐的。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