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
白水寺在棗陽市區南17公里獅子山。此地古名白水村,相傳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里。據記載,寺內原祀光武帝。“明宣德中,僧真隆改建梵宇,以西偏房數間,祀世祖,以正殿供佛”。原有建築和附屬文物很多,現有建築主要有前後兩重殿宇,前殿面闊與進深均為3間,設石質蓮瓣八方柱礎,為明代建築。後殿是一座小三開間殿,樑上題記有“大清乾隆二年”等字樣,該殿為明建清修,其余建築多為清代以後增建。廟堂雄踞於山上,白水繞山東流,地勢巍峨,殿宇古樸,四周樹木蔥鬱,環境清幽寧靜。 白水寺座落於獅子山之巔。東眺白水庫,西南依白雲山和香龍山崗,北臨滾河。東西長約140米,南北寬約95米,寺院建築面積13300平方米。寺院大門朝南,分東、西、中三個院落。西院一進兩院,前院為詩畫廊,後院為一座四合院,前殿為過道,西側有東西耳房,後殿為劉秀殿院為一進三院,為佛事活動場所,前殿為關公殿,中間為大雄寶殿,後殿為娘娘殿,東院為花園,內有白水井、龍井亭、古黃蓮等產。現存建築為明建清修。《棗陽縣志》載:“鄉人建,以祀漢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漢光武,旁列雲台諸將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佈局。此寺歷史悠久。古稱“山林寺”。後因劉秀在寺內飲井水,突然由黑水變成白水,而改為“白水寺”。據傳說劉秀稱帝后不久,即東漢建武三年(27年)在故鄉舂陵建造祭祀“四親高廟”,後曾五次回舂陵祠廟祭祖。劉秀去世後,兒劉莊、孫劉旦先四次在四親高廟基礎上修建了“劉秀祠”,又稱“劉秀廟”。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劉秀殿、娘娘殿、兵器殿、關公殿、青龍殿、龍井亭等。
酸漿面!百年的歷史。現在還是我們這裡最經典的一道美食!你們發現了沒有,在沿河道的許多家的酸漿麵館子的門前,每年夏天都停滿很多小車,吃的人絡繹不絕。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