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南強生態旅遊娛樂村

瓊海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行走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你全然可以忘卻那些桃紅柳綠的“時鮮”景色,有了生態旅遊村的“新”,再加上古道、古樹、古井的“老” ,這個村子儼然就是一處世外桃源。周邊眾多的景點也為其添香增色,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万泉河、玉帶灘和高爾夫俱樂部,還有田園風光、南海碧波都一一盡收眼底。 據說建設一個景區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蒐集民間故事以及傳說,聽閒坐的村民們去追憶村中舊事,聽著聽著,對南強村也就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南強村的古樹有一個美麗而生動的故事。村人娓娓道來時不小心就濕了眼。傳說很久以前,村里有個青年叫莫海堀,幼年時父母雙亡,家境清貧,便隨村人到馬來西亞謀生。在一家洋人咖啡店作伙計的海堀勤勤懇懇,深得老闆娘賞識,其女安娜妮桃年方18,對他更是慕愛有加,常常教海堀學“番”語(外語),寫“番”文,不久海堀升為財戶(理財)。桃與崛也因此兩情相悅,並有了愛的結晶。老闆發現這兒女私情后,大動肝火,將海堀逐出了店門。桃母疼愛女兒,便私下資助他們離開馬來西亞返回海南。回到南強村後,小兩口恩恩愛愛,以打魚為生。一日出海捕魚時遇上風暴,船覆人亡,村人在海邊找到他倆的屍體後葬於南強嶺下。後來,墳葬之處分別長出了兩棵叫不上名字的樹,為了紀念他倆,村人將這兩棵樹命名為“堀桃”樹,東邊為“堀桃父”樹、西邊為“堀桃母”樹。十個月後的一天,突然雷電交加暴雨如注,而且一連下了七天七夜。風平雨霽之後,在“桃”樹旁邊,竟然長出了一棵小樹。村人便又將這樹稱為“子”樹,意喻堀桃愛情之結晶。 現在雙棲堀桃樹一年比一年大,並開花結果,根也越伸越接近,差不多要擁抱了,大家相信,終有一天,它們的根會連在一起,永遠不再分離,可謂:情至,愛悠,意存。 生態遊帶小村奔富裕 昔日的南強村只是個有200多人的落後的小漁村。村前是万泉河,村民靠水吃水,平時打點魚貼補家用。村里還有100多畝乾旱田地的微薄收成,一旦遇上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生活就難上加難了。去年,村里對環境來了一番大整治:拆除亂搭亂建棚舍,維修和新建了9條總計近1000米的水泥村道,興建了村門,修築了圍牆,開闢了村口的小公園,栽植了300多株各種樹木和花卉,補種上椰樹和檳榔樹等經濟林木…… 村長帶著我徜徉其中,邊走邊介紹,南強村離博鰲近,又是古村,借助博鰲效應,村里還開發旅遊。南強村成立了“南強旅業發展有限公司”,從董事長、經理到各部門負責人都是清一色的農民,真正是瓊海旅遊業內的“農民軍”。村前沿海沿河的17畝荒沙地也作為全體村民的股本參與經營,按照每接收一個遊客給予南強村0.5元的回報,作為村民的出資報酬實行純利分紅。目前,南強村有勞動力的村民就業率達到了100%。依傍著青山綠水的好風景,南強村人的小日子越過越甜美。 進了村口,水泥路才走幾米就踏上了用青磚鋪就的老道,青磚有些發亮,有些下陷,腳下些許的顛簸使人宛如走進歷史的時光隧道裡。大概因為先人沒有統一規劃的意識,青磚青瓦的古樸民居散落在青磚路旁,卻也因這七曲八拐的小道使村子更有了九曲迴轉的韻味。青瓦房頂外端的“飄頭”也很有講究,一般上面都翹著6個“飄頭”,其中供奉祖宗牌位的大房的“飄頭”是最隆重的,也是最漂亮的,而堆放雜物的房子是不會翹“飄頭”的。路兩邊,屋前後,都簇擁著一片片高大挺拔的椰樹和檳榔樹。綠樹青屋環環相擁,古樸的老村有了勃勃的生機。 最讓南強村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村東北的古樹和古井了。雙棲堀桃樹被人喚作“夫妻樹”,堀桃本不是樹名,其中的故事是值得大書一篇的。古樹旁那口據說已經有著300多年曆史的古井至今還為村民所用,井旁豎塊牌子,是對古井的解說。讀後才知這井原是一個水氹(“氹”字讀“dang”,去聲,意為“水坑”。)只是個水牛打滾嬉鬧、驅暑解熱的地方,神奇的是牛打滾出來之後,氹中之水仍然滿滿噹噹,且水清如鏡,村人見之奇妙才修築為井,沿用至今。看那井面古磚、堰牆、井欄、井壁,斑駁剝落,確有些年月了。 這里風景如畫美 南強村緊傍万泉河,村人在開發旅遊項目時,竹排觀光便是吸引遊客的重頭戲了。幾十隻竹排在河邊一字排開,有千鈞待發的氣勢,等到遊人上了船,船工一聲吆喝,竹排便悠悠地蕩漾在万泉河上了,水勢平穩,也就有了閒心逗著船工哼幾個小曲,有了心思靜靜地欣賞兩岸的風光。 單單是這樣,你也許就滿足了。村人會誘惑你,“去村後的南強嶺走一趟吧,會有意外的收穫!”旅遊的人怎能沒有好奇心?沿著彎彎曲曲的138級石階拾級而上,便到了百餘米高的南強嶺頂峰。且不說那迎面撲來的海風如何爽透心肺,也不去形容那玲瓏精緻的六角“觀鰲亭”有多巍峨,單說眼前這大片開闊的視野和突如其來的景緻就讓人措手不及。博鰲水城像一隻高揚著頭的大鰲,正撲向大海;遠處的聖公石如定海神針般屹立在海天之間; 與聖公石千百年相伴的玉帶灘就橫臥在南海與萬泉河之間,沙灘在柔和的陽光下散發著溫暖的光芒,遠遠望去,就像一條玉帶把河與海分離。玉帶灘全長3公里,最窄處約有10米左右,因此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近處,東方文化苑在椰林的掩映下露出大半,各種美景在這裡結合得那樣恰如其分,沒有絲毫堆砌之感。眼前如此美景讓人恨不得在此立上一塊石碑,上書何字?搜腸刮肚地想了一番,都惟恐詞不達意。 推倒!重建!在新農村建設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電視劇《別拿豆包不當乾糧》中的郭裕村就上演過一場鬧劇:把村人全清空,拆掉所有舊居,建高樓,建別墅,建遊樂場……幸虧關鍵時刻製止住了,郭裕村才因為文化古村落的特色而有了旅遊公司。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用現代化元素複製每一個城鎮,對一切古老進行顛覆,同時也在傳播著一種冷漠。南強村人早早地意識到了這點,他們清楚地知道每一棵老樹比新的樓宇承載更多的回憶,每一處舊屋的殘破脈絡裡能尋摸到歷史根基。小巷裡行走的孩子、老屋後牧鵝的老人、河邊撐竹排的船工……他們都知道,對於遊人,自己就是最鮮活的風景。 坐標:南強村地處万泉河畔,距博鰲鎮兩公里左右,是博鰲鎮一個52戶200餘人的自然村,是省文明生態村建設現場會少數的幾個參觀點之一。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