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沭陽花卉第一鄉新河

宿遷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出沭陽縣城西行10餘公里,有一塊面積48.6平方公里的彩色的土地--江蘇沭陽新河鎮,全鎮3.4萬畝耕地上遍植2500多種各類花木,1998年,江蘇省農林廳命名該鎮為"花木之鄉"。 走進花木之鄉,猶如走進沒有圍牆的大花園,幽雅、超脫、清新怡人的環境,令人想起東晉陶潛的"桃花源"。然而,陶公的"桃花源"是世外渺茫的遐思,而新河鎮現代的"桃花源",卻是現實的,是火熱的大干世界的"名花名木之源"。 走進"沒有圍牆的大花園"後,接著就是數不清的"有圍牆"的景點,這些景點不需"另買門票",無論是機關、學校、村民居委會,一個個都是萬紫千紅的"園中之園"。全鎮10個行政村,幾乎村村都有"花卉精品園"或花卉市場、花木公司等。在桐槐、週圈等幾個主要"盆景園"和花卉市場中,可以看到陶潛想像不到的奇花、異草,許許多多形象化的花木盆景如恐龍、奔馬、長頸鹿、駱駝、臥牛、雄獅、寶塔、山巒、烏雲……真令詩人、畫家目睹而歎為觀止。 據考,新河鎮的農民專注於花的歷史已有400餘年。祖籍新河鎮的明代抗葡英雄胡璉(1469-1542)既是軍事家、政治家,又是業餘園藝愛好者。當年,他抗葡勝利、凱旋新河時,從海南一帶買回許多名花種植於家中,平時除自己陶冶情操外,還手把手教會家鄉的農民養花。目前,週圈花園中的9株約有300多年曆史的刺柏、地柏,其"種源"就在南方,有人說是胡璉時代留下來的"二代種"。這9株古樸的松樁盆景,蒼勁中不失柔曼,堪稱"植物活化石"。據守園的老人講:週圈原有11株300多年曆史的松樁盆景,1960年灌雲縣人民政府在大伊山建烈士陵園,週圈大隊代表沭陽人民的心意贈送了兩株,除此以外,任何人出重金,週圈人都不會出售。唯有對烈土,他們二話不說,從此事可以看到新河人民對革命的赤熱之心、對花木的珍愛之情。 走進花木之鄉,除看到三、五百年前松柏和一、二百年來從未斷續的50多個花木傳統品種外,還可以看到近20年間新引進的形形色色的國內外珍稀品種上千個,如巴西木、比利時杜鵑、日本五針鬆與仙人球、越南和朝鮮的月季花、柬埔寨玫瑰以及台灣的金塔竹等,一應俱有。南京植物園的專家說:新河鎮堪稱世界花木展覽園……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