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
丹陽革命陳列館座落在畫院路36號,原六屆全國政協常委、新四軍著名將領管文蔚同志題寫館名,199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是鎮江市委和丹陽市委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鎮江地區黨史系統唯一的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場館,年參觀人數近3萬人次。目前,已有15個學校或單位把陳列館作為德育基地。 陳列館總建築面積1268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丹陽人民革命鬥爭史陳列在該館二樓,展出各時期歷史照片、圖表640餘件,文物200餘件。 二樓正廳中央,鄧小平同志的題詞“用革命的事蹟來教育我們的子孫萬代:像我們前輩那樣,像我們先烈那樣,永遠當一個革命者,永遠當一個為人民大眾的集體事業服務的社會主義者,永遠當一個共產主義者”金光熠熠,充分反映了陳列丹陽革命鬥爭史的目的和宗旨;廳中兩邊有反映丹陽革命鬥爭史和現代建設成就的兩幅木刻裝飾畫;入口處兩邊有6幅丙烯水彩壁畫:五四運動、迎接北伐、秋收暴動、抗擊日寇、擁軍支前、進軍江南,充分體現了丹陽人民革命鬥爭史的主線和輪廓;兩棵玻璃雕刻的青松,象徵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第一部分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和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丹陽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積極開展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列主義。1925年4月,惲代英等介紹丹陽進步青年戴盆天、黃競西、夏霖、錢正表、吳起文加入共產黨,並建立了中共丹陽第一個黨支部,領導人民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運動。1927年4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後,丹陽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在白色恐怖面前,沒有被險惡的環境所嚇倒,他們擦乾烈士的鮮血,又英勇地投入了戰鬥。1927年5月,中共丹陽臨時縣委成立,7月改建正式縣委,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打倒國民黨”的口號,到農村發展黨的組織。這期間,丹陽湧現出了以黃競西、夏霖、張連生等為代表的一批為革命出生入死、無私奉獻的共產黨人,丹陽成為江蘇乃至全國建立共產黨組織較早的縣份之一,為江蘇地區的革命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第二部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八七”會議後,丹陽縣委認真貫徹江蘇省委的指示精神,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殊死的搏鬥,在胡橋、里莊等地舉行秋收暴動,燃起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封建勢力的烈火。夏霖時任中共江蘇省委委員、省委巡視員,和王若飛同志並肩戰鬥,領導了無錫東北鄉農民暴動,夏霖不幸被捕,英勇就義。他在敵人的刑場上,挺身伸頸,毫無懼色,就義時尚振臂高呼“共產勝利萬歲”的口號。他那在獄中對戰友的肺腑之言:“我們加入黨時,就預備犧牲,你不犧牲,我不犧牲,哪個犧牲?”不知堅強了多少革命者的意志。 第三部分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丹陽人民紛紛組織抗日自衛武裝,同仇敵愾,共赴國難。1938年6月,陳毅、粟裕、張鼎丞等率領新四軍挺進蘇南敵後,開闢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游擊根據地。丹陽人民在黨和新四軍的領導、組織下,進行反掃蕩、反清鄉鬥爭,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非凡的貢獻。這期間,丹陽湧現了以管文蔚三兄弟、梅嘉生、韋永義等為代表的一批蜚聲大江南北的抗日風雲人物。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陳毅、第二支隊副司令粟裕以及譚震林等在丹陽大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丹陽成為新四軍東進、北上的橋樑和樞紐,為新四軍貫徹中央“向東作戰、向南鞏固、向北發展”的戰略指示作出貢獻,與全國人民一起贏得了抗戰的勝利。 第四部分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倒行逆施,發動全面內戰。丹陽人民在共產黨和留守堅持幹部的領導下,繼續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不屈不撓的鬥爭,直至全國解放。這期間,丹陽地區留守堅持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表現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以自己的耿耿丹心、錚錚傲骨,至死不渝地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最堅決的鬥爭。張仲英、餘慎、宦德勝等一批共產黨人,把一腔熱血獻給了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歷時三年半的艱苦鬥爭,終於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五部分總前委、華東局在丹陽 1949年4月23日丹陽解放後,接著以陳毅、鄧小平等為首的總前委、華東局、華東軍區機關進駐丹陽縣城和近郊,丹陽一下子會聚了中共七屆中央委員6人、候補委員2人,以及黨、政、軍等各界精英3萬多人。總前委、華東局進駐丹陽後,在鄧小平、陳毅的領導下為實施“京滬杭戰役”、解放和接管上海,運籌帷幄,緊張工作。這給丹陽人民革命鬥爭歷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陳列館一樓作為活動展廳,可舉辦各種專題展覽,或開展各種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目前展出的是《管文蔚同志生平圖片展》。 丹陽革命陳列館北端安放著管文蔚、管寒濤、管文炳三兄弟、梅嘉生、韋永義和丹陽解放後第一任縣長顧維衡同志墓地。 丹陽革命陳列館地址:畫院路36號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