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槃門風景區

蘇州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0人去過

|

0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屬槃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槃門)之一。位於城西南隅,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古籍記載,蘇州城最初是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所築春秋吳國都城,槃門為吳門八門之一,古稱蟠門。門上曾懸有木製蟠龍,以示震懾越國,又因其“水陸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現存城門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築,甕城為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增建。明初、清初和晚清都曾進行過修繕。現存的槃門與南宋《平江圖》碑所繪,方位相符,總體佈局和建築結構基本保持元末明初舊觀,水陸兩門南北交錯並列,總平面呈曲尺形,朝向東偏南10度,是蘇州現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陸城門。 水門由相距4.6米的內外兩重城門組成,縱深24.5米。外門石拱券作分節並列式構築,金剛牆高達7.25米,牆角各立方石柱,上架楣枋以承拱券。拱券矢高2.75米,開有閘槽。內外水門之間,南北砌泊岸,東南隅城牆內闢有洞穴通道​​,可循石級登城台。內門由三道縱聯分節並列式石拱串連構成,三拱尺度不一,第三道最大,高9.7米,寬9.3米,深6米。內外兩水門建築結構不同,非同一時代遺存,外門顯然早於內門。 陸門也有內外兩重,期間為平面略成方形的甕城,內周長約177米,城牆高8.1米,下以條石為基,上砌城磚。內外兩門錯置,外門在甕城東北方向,由三道縱聯分節並列式石拱構成左右城牆亦花崗石砌築,均為近代改建。內門偏於甕城西南,以三道磚拱構成,其中第二道拱轉換90度砌築,第一、三兩道各厚三層,採用二丁一順砌法。門洞縱深13米,寬3.9米,第三道拱高5.45米。為增強穩固性,門外左右加築梯形護身牆。第一道拱上開有"品"字形小"井",是對付敵方火攻的灌水口。此門年代較早。登城坡道在城牆北側,可自東而西上至城台。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