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
三清宮景區,是三清山的人文景觀,道教古建築群的中心,人文薈萃。此區海拔1530米,上至“九天應元府”,下至“風門”。三清宮景區集中了三清山人文景觀和道教古建築的精華部分,歷時1600多年,豐富多樣,源遠流長,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築設計佈局獨樹一幟的寶地,也是了解和研究道教思想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它不僅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還是中國將倒嚼煉丹術用於冶煉金銀的一個典範。特別是在選點佈景造型藝術上,運用“道法自然”的理論,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巧奪天工地因形借景,充分體現天、地、人三才的精華妙用。 三清宮在三清山腰、玉京峰下。昔屬玉山縣二十五都,今屬玉山縣三清鄉。東晉昇平年間(357—361年),葛洪偕李尚書結廬煉丹修道於此。唐建老子宮觀,稱三清福地;元建三清觀,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翁、李尚書、金童、玉女、潘元帥等的像。據元魯起元《遊三甭山記》所載,“稍下得平地,寬可八、九畝,有老僧結廬其上,作三清觀”。明景泰年間擴建後,改稱三清宮。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毀於火。玉山、德興兩縣方前後兩殿,二層二進。前殿高5.6米,後殿比前殿地基高3.2米;兩殿總面積310平方米。殿為九脊頂,四周為明建舊牆,用花崗岩石條乾砌而成。前後兩殿相連,每進三直,中間大門,兩邊小門。前殿立有四條大方石柱,頂著石梁(明代建築),樑上為大架屋(新修)。後殿為四根大木柱頂木樑,上蓋以紅瓦。整個梁、柱、牆、池、門以花崗石琢磨鋪造為主,鑲嵌得天衣無縫,是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之一。宮門上方額寫“三清福地”四字,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立。 三清宮景區的景點景物有:風門、玄關、天水池、仙人指路、清都吊橋、掛冠石、結須岩、天寶石、葫蘆石、蛤蟆觀天、仙果石、石林、大花園、寶塔石、躡雲嶺、乘鸞見澗、田字石、瀘泉井、小花園、鋸解石、六合岩、香雲巖、逍遙路、岩瓏、探海松、金龜石、元寶石、禹門泉、孤柱峰、眾妙千步門、倒掛石琵琶、老子系青牛、高掛金冠石、沖虛百步門、浮雲橋、雷神石雕、姐妹松、少華福地坊、天門華表、天門石香爐、靈龜峰、潘公殿、風雷塔、龍虎殿、石龍、石虎、聚寶盆、搖錢樹、捨身崖、糾察府、丹爐遺跡、古丹水井、朝陽洞、天梯、駝峰、天門澗、雷公石等。其中風雷塔為觀賞日出雲海的佳處,飛仙台為看晚霞的最好景點,遠眺懷玉群峰、紫煙石、天門峰一帶,遇有晴日、雲霧天氣常有寶光出現。
未有提供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