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道教聖地閣皂山

宜春市

0.0評分

來自 0 條用戶點評

人去過

|

人想去

我去過 我想去

背景簡介

閣皂山位於樟樹市東南20公里處的贛江東岸,綿亙200餘里,因其"形如閣,色如皂"而得名。相傳道學家葛玄曾在此修真悟道,後雲遊四海,最終仍回到閣皂山,並在駱駝峰之側修建臥雲庵,築壇立灶,煉丹8載,終成"九轉金丹" 。他服丹"飛升"後,被道教尊為"太極仙翁"。葛玄的"仙跡"使得閣皂山成為一名勝,道學家云集於此。北宋楊申《閣皂山景德觀記》雲:學道之士五百人,為屋一千五百間,可見當時之盛況。 閣皂山峰巒越百,仙道遺跡比比皆是。駱駝峰為葛玄得道藏丹處,太極峰為玉女理鬢處,西坑掛壁峰為張道陵修煉之地,有張天師壇。劍劈石、雙鯉門、風八一天*丹井等處,無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麗的神話傳說,更顯得神奇無比。凌雲峰峽口的懸崖上,飛跨著一座石拱橋名曰鳴水橋。它建於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歷經了800多年的風雨,橋拱至今完好無損。    閣皂山地處江西樟樹市東郊,周圍綿亙二百餘里,史稱清江碧嶂。境內群山環抱,形似雲天樓閣,層巒疊翠,色如青黛墨染,閣皂山就是以其形閣色皂而得山名。她是藥都樟樹藥業的源頭,為中國道教聖地之一,唐高宗御封為"天下三十三福地",元代曾與廬山齊名。以其山川之秀,宮觀之麗,古蹟之異,傳說之神,藥源之富吸引古今墨客文人爭相遊覽,道家羽士歸隱修真。張天師、葛玄、葛洪、顏真卿、孫思邈、王安石、朱熹、文天祥、解縉等都曾"躬臨其盛",且多留有題章。飽覽福地仙山,可追仙人踪跡,上天師壇、太極峰,可聽天下名泉――九龍泉,望唐代巨松――六朝松,看宋代石橋――鳴水橋,賞元代桂樹、明代辛荑在桂宛宮,觀清代石坊――一天門,歷遊23處景點,一路聆聽優美動人的傳說。

特色

未有提供

標題

背景簡介

特色

開放時間

交通

電話

溫馨提示

門票

其他

認證碼: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