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那曲地區

城市概況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1751年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以後,在那曲建立了藏北高原的第一個宗--坎囊宗,並隸屬西藏地方噶廈政府管轄。1942年噶廈政府設立絳恰基巧,管轄藏北牧區和拉薩以北的14個宗,那曲宗(坎囊宗)即為其中之一。1956年10月,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那曲設立基巧辦事處,那曲宗隸屬那曲基巧辦事處管轄。1959年10月,那曲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那曲(黑河)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那曲鎮。196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將西藏的“黑河地區”改名為“那曲地區”。那曲地處西藏中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為西藏北部重鎮。面積16067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積1800萬畝。總人口77萬。轄1個鎮,1個區,19個鄉,267個居民委員會。全縣均屬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多米,最高海拔6500米。礦產資源主要有鉻、鐵、鉛、鋅、銻、硫、砂金、煤等。那曲縣是純牧業縣,牧業產值佔全縣總產值的90%以上。該縣有3個小型鄉鎮企業,即建築合作社、民族鞋帽廠和汽車修配廠。青藏公路、黑昌公路和黑阿公路交叉貫穿縣境。全縣已有20個區(鄉)和195個村通了汽車,交通極為便利。那曲鎮是那曲地委、行署所在地,也是縣府所在地。人口已達萬人。藏北名寺--孝登寺就坐落在鎮內。 申扎縣 申扎,藏語意為“皮火筒狀山溝前”。古稱納倉德巴。1886年納倉德巴改為申扎宗,由西藏噶廈政府直接委派宗本。直至西藏民主改革前為噶廈政府所統轄,轄區面積1​​97萬平方公里。隸屬那曲地區管轄至今,縣府現駐申扎鄉。1977年經西藏自治區批准,又將縣境內的7區1公社劃分為文部和雙湖兩個辦事處(縣級單位),均直屬那曲行署領導。申扎縣地處西藏中部、岡底斯山和藏北第二大湖色林錯之間。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其中湖泊河流約佔23%,草場面積2400萬畝,約佔40%,山地、沙漠等約佔37%。總人口16萬。轄8個鄉,73個村民委員會。申扎縣屬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地勢較緩、丘陵、高山與盆地相間。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鐵、鉛、鋅、銅、鹽、硼砂、磷等。地熱資源面積達數10萬平方米。魚類資源十分豐富。申扎縣是那曲地區的一個純牧業縣,以飼養犛牛、綿羊、山羊為主。目前,全縣8鄉和80%的村均通公路,總通車里程達1502公里。申扎-班戈-那曲公路為過境的主要公路。土特產品主要為高原畜產品、魚類等。 班戈縣 班戈,藏語意為“吉祥保護神”,因境內的“班戈錯(湖)”而得名。清朝時期,屬於西藏“北方四部落​​”中的朗如宗,歸駐藏大臣管轄。1942年藏政府在那曲設立羌基總管,並將朗如宗的江龍地方劃出另設江龍宗。1959年7月5日,成立了青龍縣和班戈縣,1960年青龍縣改稱達木薩迦縣。1964年5月,達木薩迦縣並歸班戈縣。1978年,雙湖辦事處(現稱雙湖特別區)成立,班戈縣的色瓦區劃歸雙湖辦事處管轄。1987年,班戈縣新吉區的統一鄉又劃歸申扎縣。至此,形成現在的區域圖形。縣府駐普保鄉。班戈縣地處藏北高原納木錯、色林錯兩大著名湖泊之間。面積101992平方公里(包括雙湖特別區範圍)。可利用草場面積約為4305萬畝。總人口近2.9萬。轄1個區,18個鄉,134個村民委員會。該縣屬南羌塘高原湖盆地區,山勢平緩,草原開闊,地勢北高南低。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礦產資源主要有硼、砂金、錫、鉻鐵、鹽、油頁岩、玉石、雲母、紫水晶等。班戈縣現已成為純牧業縣。工業主要有畜產品的加工等手工業。西藏第一大湖納木錯,為班戈縣與當雄縣的界湖。 聶榮縣 聶榮,藏語意為“悅耳谷”。元朝時,境內出現了三個部落。明初又形成了一部落。後來這四個部落與比如、巴青、丁青等境內的另外一些部落一起,結成了在藏族歷史上稱之為“三十九族”的大集團,其活動的範圍稱“三十九族地區”。明朝中葉後,三十九族地區歸附佔據在青海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喀爾喀部卻圖漢。1637年又為蒙古和碩特部據有。1732年清政府將三十九族地區暫劃歸西藏管轄。1751年又將該地劃歸駐藏大臣直接管理。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設霍爾基巧,管理各部落。1942年撤銷霍爾基巧,將三十九族地區劃分為聶榮等6個宗。1960年8月1日,聶榮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那曲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聶榮村。聶榮縣地處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南麓。面積1454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800萬畝。總人口2.5萬。轄1個區,13個鄉,165個村民委員會。該縣地處藏北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已發現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鋅、煤、花崗岩等。聶榮縣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工業主要是傳統的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有藏被、糌粑口袋、腰帶等。主乾公路為那曲-聶榮公路和聶榮-吾拉區公路,長度分別為100公里和155公里。目前,全縣的1區13鄉、100多個村均通公路,通車里程達575公里。還有鄉村公路330公里。 安多縣 安多,藏語意為“末尾或下部”。西藏民主改革前,安多有4大部落,由安多千戶長管轄。隸屬羌基。1959年民主改革後建縣,隸屬於那曲專區管轄。1970年那曲專區改稱那曲地區,安多縣即由那曲地區管轄至今。建縣時臨時駐地在拉日。1960年下半年遷往兩道河。1961年9月遷往帕那。縣府現駐紮那村。安多縣地處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腳下。面積26017平方公里(實轄面積9.6萬平方公里)。草原面積6500萬畝。總人口2.9萬。轄1個區,16個鄉,127個村民委​​員會。該縣地形屬高原山川類型。以唐古拉山主脈為脊,無數大小山峰逶迤連綿,高低起伏,由西向東。已發現的資源主要有煤、鐵、鉻、銅、鋅、鉛、銻、​​鉬、砂金、鉑、銀、寶石、水晶石、玉石、石灰岩、石膏、雲母、鹼、鹽、地熱等。安多縣是一個純牧業縣,以飼養藏系綿羊和犛牛為主。也是我區的畜產品基地縣之一。青藏公路和安獅公路貫通全縣,目前大部分鄉都可能汽車。 嘉黎縣 嘉黎,藏語意為“神山”。民國初年,西藏噶廈地方政府在嘉黎設宗。1952年成立黎嘉宗解放委員會。1959年7月下旬,嘉黎宗改為嘉黎縣。1960年1月7日,嘉黎縣由林芝專署管轄。1964年6月林芝專署撤銷,將嘉黎縣劃歸那曲地區管轄至今。1989年底縣府從達瑪遷至阿扎。嘉黎縣地處那曲地區東南部、唐古拉山與念青唐古拉山之間。面積13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13畝,林地面積34.2萬畝。總人口2.3萬。現轄14個鄉,121個村民委員會。該縣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結合地帶的高原山區,地勢從西北到東南由高到低傾斜。主要山脈有阿依拉山、魯貢拉山、杰拉山、崗巴拉山、楚拉山、崩希拉山等,都是念青唐古拉山的支脈。全縣平均海拔4400米左右。境內礦產資源有金、鉛、水晶、雲母等。該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兼有少量種植業。 巴青縣 巴青,藏語意為“大牛毛帳篷”。吐蕃王朝時期稱該地為鬆比東布瓊,受象雄郭比諸侯及鬆比管轄。元代屬元朝皇帝任命的霍爾王領有。明代歸屬四川。清朝為三十九族部落之一,光緒年間,劃歸西藏地方政府管轄,清中央政府並派有官員駐紮。1941年,西藏地方政府始建巴青宗。西藏和平解放後,1954年歸屬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管轄。1959年巴青縣人民政府成立,縣址遷至益塔區。1960年劃歸那曲地區管轄至今。1964年縣址遷至達爾塘。縣府現駐拉西鄉。巴青縣地處西藏東北部、那曲地區東部、怒江上游。面積10326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1萬。轄2個區,12個鄉,161個村民委員會。該縣地處藏北高原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勢北高南低,全縣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已知的主要礦種有煤、鐵、鉻等。主要野生植物資源有冬蟲夏草、貝母、知母、大黃、黃連等。巴青縣經濟以牧業為主,種植業比重很小。現有2台裝機容量為320千瓦的發電站1座,為居民照明用電發揮了重要作用。黑昌公路是縣境內的主要幹線公路,與青藏、川藏公路相連,南達拉薩市,北至青海省,東通四川成都。全縣各鄉和大部分村均有分路相通。通車里程達360公里。 比如縣 比如,藏語意為“母犛牛群”。公元前4世紀,西藏古代12小邦之一的蘇毘部落興起,比如此時隸屬於該部落。公元7世紀,松贊乾布兼併蘇毘,統一了西藏。比如歸“蘇毘茹”管轄,1732年歸駐藏大臣直接管轄。辛亥革命爆發後,歸噶廈地方政府管轄。1941年,噶廈地方政府撤消霍爾基巧,設6個宗,比如正式成為一個宗,1959年9月下旬,比如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那曲地區管轄至今。縣府駐比如鄉。比如縣地處那曲地區東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間,屬怒江上游流域。面積11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萬畝,草場面積1566萬畝,林地面積30萬畝。總人口3.9萬。現轄11個鄉,176個村民委員會。該縣以低山丘陵為主,間有高山峽谷,四周冰川雪峰環繞,平均海拔4000米。礦產資源有鉛、鋅、黃金、銅、煤、油頁岩、玉石等。溫泉、地熱顯露點近百個,面積達數10萬平方米。比如縣屬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縣,有林地面積200平方公里。現有總裝機容量2060千瓦的小型發電站數座。1965年黑昌(那曲至昌都)公路通車,後又修建了一般公路和鄉村公路。現境內的11個鄉都已通車。土特產品主要有各類藏北畜產品和麝香、蟲草、貝母等。 索縣 索,藏語意為“蒙古”。元朝時期稱這一帶為“索格”。明代稱為“瑣莊”。明末清初,又歸附於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1732年劃歸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轄。1751年歸由駐藏大臣直接管轄。1960年成立索縣人民政府。縣府駐亞拉鎮。索縣位於西藏東北部、那曲地區東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面積5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1萬畝,森林面積35.9萬畝,草原面積52萬畝。總人口近3.1萬。轄1個區,1個鎮,11個鄉,141個村民委員會。索縣位於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的結合部,屬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形以平地為主,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到東逐漸傾斜,平均海拔3572米。礦產資源主要有鉛、煤、硫磺、石膏等。索縣經濟以牧業為主,兼有農業。工業以民族手工業為主。1959年修建的黑昌公路,穿越本縣的西北部,從而改善了索縣的交通。 尼瑪縣 尼瑪,藏語意為“太陽”。原屬納倉部落。17世紀末歸西藏噶廈管轄。1886年噶廈設申扎宗。1976年前現尼瑪縣所屬地為申扎縣管轄。1976年12月24日,經自治區黨委批准,建立申扎縣西五區辦事處,為申扎縣辦事機構。1979年1月正式建立縣級建制的文部辦事處。1983年8月1日正式成立尼瑪縣,隸屬那曲地區,縣府駐地設在文布鄉。尼瑪縣位於西藏北部、那曲地區西北部。面積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萬。轄2個區,18個鄉,99個行政村。尼瑪縣地處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北有崑崙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岡底斯山。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為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礦產資源有金、硼砂、鹼、鹽、水晶石、銅、鐵等。尼瑪縣經濟以牧業為主。手工業以加工卡墊和金銀手飾品為主。1951年前無公路。目前全縣鄉鄉均通公路,黑(那曲)阿(獅泉河)公路貫穿縣境。土特產品為揚名中外的喀什米亞爾山羊絨。境內湖泊眾多,均為典型的高原封閉型湖泊。主要有當惹雍錯、昂孜錯、布若錯、依布茶卡等。 雙湖特別區(縣級) 雙湖是藏文“兩個湖”的意譯。雙湖特別區的前身是雙湖辦事處,它是為開發藏北“無人區”於1976年新建的行政區域。這是一個地域遼闊,居住極度分散的縣級特別區。雙湖特別區地處西藏北部、那曲地區西北部。總面積10萬平方公里(含申扎縣面積)。總人口8000萬餘人,轄2個區,4個鄉,19個村民委員會。該區地處羌塘高原湖盆地帶。境內山勢平緩,草原開闊。地勢北高南低,多為乾寒和半荒漠草場。平均海拔為4800米。主要礦藏資源有硼、砂金、錫、鉻鐵、鹽、油頁岩、玉石、雲母、紫水晶等。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本區為純牧業區,主要飼養犛牛、綿羊、山羊。目前全區各鄉均有簡易公路相通,安獅公路從境內南部穿越本區。通車里程達2000多公里。土特產品為喀什米亞爾山羊絨和流經本區內的紮加藏布河中特有的無鱗魚。

Go China 專家

更多

最HOT遊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