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古名巴陵,又稱岳州。岳陽,作為湖南省的重要旅遊區和歷史城,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甚多,主要遊覽區域有岳陽樓、洞庭湖、南湖、蓮湖、君山、廟前街、東風湖漁民新村及汨羅屈子祠、平江杜甫墓等。 岳陽樓,東倚巴陵山,西臨洞庭湖,雄踞岳陽城西門之上,氣勢非常雄偉,與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文人墨客多會於此,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據傳,岳陽樓最初是供據守城門的衛兵憩息和瞭望的譙樓。三國時,東吳大將魯肅在岳陽操練水兵,將其改建為閱軍樓。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陽,對此樓再次進行了擴建,名南樓,又叫岳陽樓。宋慶曆四年(公元1004年),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並請自己的好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作《岳陽樓記》,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岳陽樓更是名揚天下。在迄今為止的1700多年中,岳陽樓歷盡滄桑,幾經水淹、火燔、雷擊、兵災,但屢毀屢修,古樸之貌代代相襲,始終保持良好。岳陽樓的建築藝術,真可謂巧奪天工。該樓主樓高19米,為"四柱"、"三層、飛簷、純木"建築。中間以四根楠木大柱從地到頂,承荷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為內圍,支撐二樓,外圍繞以20根檐柱,彼此牽制,結為整體,飛簷與屋頂用傘型架傳載負荷。三樓用"如意斗拱"、層疊相襯,拱托樓頂。全樓無一磚石,全用木料構成。閂縫對榫,結構嚴整,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飛簷、樓頂均蓋黃色琉璃筒瓦,飛簷尖端飾以龍鳳,昂首翹尾即欲騰飛。其三樓樓頂外貌酷似古代將軍頭盔,俗稱盔頂,為我國古代建築中所罕見。 洞庭湖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號稱八百里。銜遠山,吞長江,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朝暈夕色,氣象萬千。湖中君山小島,遠望如橫黛,近看似青螺,臨空俯視,又像陰陽合抱的太極圖。島上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朗吟亭、香椿亭、望湖庭、龍涎井、飛來鐘等古蹟。 南湖,位於岳陽市南郊,西與洞庭湖相通,呈不規則狹長形,總面積60多平方公里,水面20平方公里。湖岸群山起伏,秀峰迭宕;湖中奇山崛起,怪石嶙峋,港灣曲折,湖叉幽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南岸的龍山蒼勁挺拔,水際有一字排開的九座山鳥,為龜山,故民間有“一龍趕九龜”之傳說。九龜山西出湖口,伏臥癩蛤蟆山,故又有“九龜趕一癩”的故事。湖料有宋代古橋——三眼橋。湖北岸的金鄂山,林木茂密,風景清幽。清代詩人余昌谷詩曰:"木落萬山青,天宇放宏敞;登高眺望中,城郭鬱蒼期刊。長江繚似帶,眾山平如掌;漠漠四周低,人語半空響。"南湖還是國家新闢的水上運動基地,設有畫舫、摩托艇、水上自行車等運動設施。並在湖料新建了環湖遊路和花園、亭榭,岳陽一年一度的國際龍舟節,便在此舉行。岳陽環城皆湖,除洞庭湖、南湖外,尚有團湖、芭蕉湖、楓橋湖、東風湖、吉家湖等。每到夏秋之交湖中綠荷碧波,芙蓉鬥艷,魚翔淺底,泛舟湖上,或撒網,或垂釣,或觀荷,或採蓮,悠然自得,其樂無窮。 岳陽南去70多公里的汨羅江,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詩人屈原投江殉難的地方。這裡有屈原墓、屈子祠等古蹟。每年中國農曆五月初五日,那裡的人民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龍舟競渡和獨特的佘龍儀式,以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岳陽及洞庭湖的氣候,處在中亞熱帶過渡地帶,溫暖濕潤,春夏冷暖氣流交替頻繁,夏秋晴熱少雨,秋寒偏早。年平均氣溫為16.5攝氏度到17攝氏度,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270天,最佳旅遊季節是4月到11月。岳陽為湘北門戶,臨洞庭,扼長江.京廣鐵路縱貫南北,每天有20多趟客班列車去長沙、株洲、衡陽、郴州、廣州、冷水灘(湖南零陵)、桂林、柳州、湛江、南寧武漢、鄭州、北京、西安、蘭州。位於市區北面、長江中游、洞庭湖出口的城陵磯港,是湖南境內最大的客貨兩用港口,年遊客吞吐量達30萬人次。從這裡乘船出發,西南可至宜昌重慶,東北可達武漢、九江,直至上海。岳陽不僅交通便捷,綜合接待條件也較完善。目前,岳陽有旅遊涉外星級飯店3家,客房380多間,床位1200床張,其中三星級賓館一家,客房260多間,床位570多張。近年不少從長江三峽來的海外遊客,經湖北宜昌到城陵磯,入洞庭湖,登岳陽樓,逛廟前街,嘗全魚席,給旅途平添了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