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景德鎮 景德鎮位於江西東北部,離婺源只有80公里。它是世界聞名的“瓷都”,也是我國政府頒佈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它背山面水,昌江沿著城腳蜿蜒而行;諸山峰秀麗挺拔,從五個方向延伸至景德鎮城內的著名風景區——珠山,有如“五龍戲珠”。 歷史沿革 景德鎮古稱“新平”,又名昌南,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陶瓷。據文獻記載,景德鎮製造陶瓷始於漢代,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真宗皇帝趙恒派遣官吏來此監製禦瓷,所有瓷器底部均書“景德年制”,從此這裏名揚天下,地名也變為景德鎮。此後,全國的瓷工精英紛紛會聚景德鎮,使得當地的瓷業工藝空前增強,到元代已經成功燒制出青花瓷、釉裏紅等新品。 時期,景德鎮瓷業進一步繁榮,當時這裏出產的瓷器已經行銷海外40多個國家,以其“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品質名揚天下。 遊客來景德鎮不僅可以購買到各色精美的瓷器,還可以去各個古瓷窯遺址參觀,瞭解古代瓷業的風貌。 交通 皖贛線上的列車均經停景德鎮站。上海方向的遊客可乘K558次列車直達;北京/福州方向的遊客可乘K45/46次列車直達;廣州方向的遊客可乘K525次列車到鷹潭,轉乘汽車前往。 從婺源到景德鎮也非常方便,有班車可達。而且有很多人去婺源本來就是取道景德鎮的。 門票:陶博、陶瓷館聯票50元 山水婺源 婺源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安徽、浙江兩省交界,它剛巧處於黃山、廬山、三清山和景德鎮旅遊金三角區域,像顆綠色的明珠鑲嵌在這一風景名勝地帶上。 美麗景觀 婺源縣建於唐朝開元28年(西元740年),境內林木蔥郁、峰巒疊幢、峽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驛道、古樹、茶亭、廊橋及多個生態保護社區構成了婺源美麗的自然景觀。靈岩國家森林公園內有三十多個溶洞,這一帶自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名勝,各個溶洞內留有古代名人的刻墨二千多處,公園內的鴛鴦湖棲有上千對鴛鴦。 書鄉美稱 婺源不僅自然風光秀美,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有“書鄉”的美稱,從宋代以來,婺源出了文學家朱弁、理學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簷翹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氣勢雄偉、工藝精巧,被專家譽為“藝術寶庫”;紫陽古街上保留著朱熹祖居;建于隋代的詹氏一世祖墓每年都吸引著上百萬的臺灣詹氏後裔前來觀光、祭祖。婺源的靈岩古洞群、古樹名木、明清建築及古文化,是當地的四大特色。 徒步行走 在婺源遊覽最好是徒步行走,在青山綠水中,不經意路過的一棵古樹、一株老藤、一段斷壁、一眼深井可能都蘊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對於遊歷過名城的海濱和名山大川的遊客來說,來婺源旅遊會感受到別一種寧靜清悠的享受。 物產豐富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簡稱“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淡水魚種荷包紅魚鯉魚是釣魚臺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江灣雪梨則被譽為“江南梨王”。 交通:北京、南京方向的遊客可在皖贛線黃山站下車,轉乘汽車前往;上海方向的遊客可乘浙贛線至浙江衢州下車轉乘汽車前往,亦可先乘火車到景德鎮再轉汽車前往(景德鎮到婺源85公里);福建方向的遊客從景德鎮乘汽車前往。
冬至節 有句俗話說“冬至醃肉骨也好”,因此民間一般在冬至節開始殺豬醃肉、黴豆腐、用糯米蒸酒等,為過年作好物資上的準備。 重陽節 做糖糕、鹹糕等祝賀送給老人,祝老人健康長壽。並舉行登山競賽活動。 中秋節 家家戶戶殺雞宰鴨吃團圓飯。晚上闔家團坐,品茶賞月,吃月餅,慶賀闔家團聚。 中元節 以五色紙剪成衣褲,以金紙銀紙做成金錠銀錠,晚上在門外焚燒,以賜“神鬼”。 六月六 這天曬衣服被褥等,據說不會發黴,可防止腐蝕和蟲蛀。並邀請親朋好友歡聚節日。 端午節 家家做粽子,以朱砂畫黃紙符貼於門戶,並飲雄黃酒,還要進行龍舟競賽。 立夏節 立夏當天吃立夏蛋,家家戶戶,人人要吃蛋。 過年 一年四季在外做工、學習、工作的人都要返回故里,與家人團聚,除夕年飯又稱“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談,互相敬酒,互相祝福。 初一燃放的鞭炮,滿地大紅大吉,當天不能掃地。也以示大吉大利,聚財進寶。
航空: 江西民用航空運輸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一個以南昌為軸心,自北向南,以九江、樟樹、泰和、吉安、景德鎮、贛州連接全省和全國各地及香港的航空運輸網,除南昌機場外,江西還有九江、贛州和景德鎮3個民航機場。 南昌昌北機場巴士:距南昌市區28公里,全程高速。 市內乘車點:洪城路587號,民航花園酒店。15元/人 ,發車時間:07:00首班,每隔半小時一班,中途無站點,路程50分鐘。 鐵路: 全省鐵路以京九、浙贛、皖贛、鷹廈、武九5條鐵路為骨幹,另有橫南、向樂、分文、弋樟、張塘、張建、新泰等支線。 公路: 江西已開通贛粵高速公路,可直達廣東。已開通泰井高速公路,由昌北機場到達井岡山只需4.5小時。江西省公路四通八達,省會城市南昌北往九江、南至樟樹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梨溫高速公路業已通車,沿320國道進江西省就能上高速公路,直達南昌市和廬山等地方。此外,省內還有6條國道,分別是東西向的316國道(福州至蘭州)、319國道(廈門至成都)、320國道(上海至雲南瑞麗)、323國道(瑞金至雲南瀾滄)和南北向的105國道(北京至珠海)、206國道(煙臺至汕頭)。其中105和206國道雙雙縱貫江西。 水路: 江西水路運輸發達,水運幹線形成兩縱兩橫的格局:贛江和信江為兩縱,長江和昌江為兩橫,全省通航里程4937公里。
江西處於南嶺以北,長江以南,緯度偏低,而且距離海洋不遠。 江西省氣候特點是春寒夏熱,秋燥冬冷,四季分明,但春秋季短,夏冬季長;而最佳旅行時間為春夏兩季。 油菜花兒開 初春的婺源被各種色彩包圍著,青山綠水,處處倒影。金黃色油菜花漫山遍野,在陽光下彌漫著溫暖的氣息。紅黃綠、黑白青、綜褐加土灰在藍天白雲下組成了幅幅如畫似的田園風光。 十裏杜鵑花 春夏之交的井岡山,“十裏杜鵑”聞名天下,花開若霞,染天染地,將這一紅色聖地裝點得蔚為壯觀。盛開的杜鵑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映紅了五百里井岡山。 匡廬夏如滴 廬山實在是盛夏避暑的絕妙佳地。秀峰一帶山峰玲瓏秀麗,風光旖旎,古人雲“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開先瀑布即在此處。
江西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贛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奧義為:“文、章、節、義”。可以說自古以來文章與節義並重,不僅是對贛文化主體精神的評判之一,而且是江西人士遵循的人生信條和追求目標。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並不突出,除陶淵明之外幾乎舉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但在北宋中後期迅速崛起並完全取代了河南作為文化中心的位置(單就詩家而言,唐時“唐詩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時,則轉而為“宋詩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韓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歐王蘇黃”,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並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況且宋朝是華夏文化的造極之世,宋明時期又是中國學術文化史上的第二個諸子百家時代,江西文化人無疑是其中的主角。兩宋時期,眾多文化鉅子從江右噴薄而出,叱吒風雲,開宗立派,引領潮流,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李覯、曾鞏、王安石、黃庭堅、陸九淵、楊萬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這一時期也無疑是江西人文輝煌燦爛、如日中天的極盛之期,並且為華夏文化之登峰造極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而對中華文化的進程作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元代至明初,江西文人承宋代之餘烈,在正統的文化領域裏,取得的成就和地位仍然首屈一指,之後也在比較高的水準上運行。元代以來江西所產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馬端臨、虞集、揭傒斯、劉時中、吳澄、羅欽順、解縉、魏良輔、湯顯祖、宋應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蔣士銓、陳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陳寅恪、蕭公權、傅抱石、梅汝璈、程懋筠、胡先驌、黃秋園、古龍、公劉等等,亦可稱得上超超玄箸矣!這樣一個在中國文化極盛之期取得最高成就的省份應該佔據其中之一席。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于漢高帝初年(約於西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曆陵和建成等,分佈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西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轄南唐(南唐前期稱吳)。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于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于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于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佈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江西菜
又稱贛菜,代表菜:
藜蒿炒臘肉
三杯雞:南昌市的特色,因烹調雞塊時加入甜米酒、豬油、醬油各一小杯,不放湯水,用炭火將雞塊燉熟而得名。調料中增加了香蔥、生薑等,用小砂鍋加蓋放在炭爐上慢火燉制。上桌後滿座飄香,砂鍋內雞塊色澤發紅,雞肉鮮美,湯汁香醇,且為原味
豫章酥鴨
永新狗肉
蓮花血鴨
安福火腿
向塘土雞
瓦罐煨湯
粉蒸肉
井岡山煙筍燒肉
贛南小炒魚
新余水北豆腐
[编辑]南昌的小吃
水煮油炸
石頭街的麻花
涼拌藕片
糖果:早點,一般與跟油條一起賣
糰子
拌粉拌面:南昌早點
南昌炒粉:多佐以青菜香菇,肉絲
凍米塘:以豐城的最出名,曾名江南小切,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賜予的名稱。
松糕:將糯米粉、粳米粉、砂糖、蓮心、核桃仁、玫瑰花、黃桂花、蜜棗等料拌和均勻,入蒸籠推平,撒果料、香料及豬油丁,經擺花、撒糖、蒸熟、冷卻而成。潔白光亮,細膩甜香,鬆軟爽口,熱食最佳,冷食亦宜。
白糖糕:白糖發糕
麻糍
酒糟湯圓:以糯米粉製成小圓球形,入沸水煮熟,以酒糟、白糖拌和而成。白潤如玉、糟香濃郁,味甜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