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除了漢族外,還聚居著26個民族,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早在氏族社會時期,雲南就生活著“羌、濮、越”三大族群,他們是雲南最早的先民,後經歷代的不斷演變,到了明清時代,各族的分佈才趨於穩定。 彝族主要分佈在滇東北、滇中和滇北廣大地區;白族主要分佈在洱海周圍及鄰近地區;壯族、苗族主要分佈在滇東和滇東南地區;其他民族主要分佈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廣大地區。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據考證,這種古樂起源於西元14世紀,它是雲南省最為古老的音樂。也是納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道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響下而創建的藝術結晶。 納西古樂有三個特點:一是曲目(音樂)古老,二是樂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但近年也有少數青年知識份子熱衷於納西古樂)。聽過這種三老古樂的人們不僅會感到納西古東的古老和文明,而且還能體味到西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納西古樂雖然古老,但500多年來卻久盛不衰。1995年10月,麗江納西古樂隊應邀赴美國、比利時、荷蘭訪問演出,一度轟動了西歐,美國、英國、義大利等國,其廣播公司在黃金時間大量播放了麗江納西古樂;荷蘭、日本等國專家或考察團還專程到麗江考察古樂,並著有專著。 花卉之鄉 在祖國植物的百花園中,雲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稱。早在19世紀,歐美各國對雲南的花卉資源就十分傾慕,把雲南譽之為“園藝家的樂園”,先後有英、法、美、奧、德、瑞士等國的植物學家到雲南大量採集植物標本,搜集花卉種苗。現在歐美爭相培植的杜鵑、報春、山茶、蘭花百合等名花,大多來自雲南,無怪乎西歐人說:“沒有雲南的花便不成為花園。” 雲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鵑、木蘭、報春花、百合花、龍膽、綠絨蒿、蘭花。
雲南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因而節日也顯得豐富多彩。 傣族的潑水節已久負盛名;此外還有,苗族的花山節(農曆一月三日),活動內容有: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彝族的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人們在石林、楚雄、大理舉行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和插花的節日活動;打歌節在農曆二月初八,大家到大姚、雙江採集杜鵑花插于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起“左腳舞”。 其他還有白族農曆三月十四至十六的三月街;傈僳族農曆二月八日的刀杆節;納西族的米拉會、棒棒會;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等,簡直不勝枚舉。 雲南少數民族主要節日一覽 民族節日 時間 彝族二月八 二月八日 納西族白水台賽歌會 二月八日 白族三月街 三月中旬 傈僳族刀杆節 二月七日 藏族端陽節 五月五日 苗族花山節 正月三日 彝族火把節 六月二十四 傣族開門節 七月中旬 回族開齋節 六月 傣族潑水節 四月中旬 白族繞三靈 四月二十三日 傈僳族賽歌會 正月初一至十五 納西族三朵節 二月八日 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日 普米族轉山會 五月五日
航空: 遊客前來雲南旅遊,可先坐飛機到昆明,昆明的巫家壩國際機場目前開闢國內航線48條,國際航線6條。 昆明至省內各旅遊地區的民航也很發達,現已開闢通往思茅、西雙版納、保山、昭通、大理、芒市、麗江、中甸的航線。 鐵路: 雲南省的鐵路以昆明為中心,以東為貴昆鐵路(東起貴陽,西至昆明,全長640千米,雲南境內340千米);以北為成昆鐵路(北起成都,南至昆明,全長1100千米,雲南境內280千米);以南為南昆鐵路(東南起廣西南寧,西北至雲南昆明,全長900千米,雲南境內243千米)。 公路: 先到昆明,它是雲南旅遊的交通樞紐,遊客前往雲南省其他旅遊景區,都要以昆明為中轉站。雲南省的公路以昆明為中心,7條國道(108、213、214、320、321、323、326國道),61條省道,輻射至省內、國內外各大城市。 108國道 從四川攀枝花進入雲南,雲南境內經永仁、元謀、武定抵達昆明,全長278千米。 213國道 從四川宜賓進入雲南,雲南境內經昭通、昆明、玉溪、思茅抵達西雙版納,全長1581千米。其中,昆明至玉溪,已開通高速公路。 214國道 雲南境內由南至北,經西雙版納、臨滄、大理、麗江、迪慶進入西藏,全長1418千米。其中,大理至麗江,已開通高速公路。 320國道 雲南境內由東至西,經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潞西抵達中緬邊境的瑞麗,全長1030千米。其中,曲靖-昆明-大理一段,已開通高速公路。 323國道 從廣西百色進入雲南,雲南境內由東至西,經硯山、開遠、建水、元江、普洱至臨滄,全長928千米。 水路: 無
雲南從南至北的溫差相當於從海南至黑龍江的溫差,從同一座山的山頂到山腳通常要經歷幾種不同的氣候類型。“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是對雲南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是雲南氣候的一個主要特徵。 雲南氣候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四季不分明,幹濕季分明”,5〜10月是一年中降雨量最集中的階段,這一階段容易造成公路交通方面的困難,主要是塌方導致公路被毀,也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一天有四季”是雲南很多地區都有的氣候特徵,走在街上一眼看過去,從人們的衣著很難準確地分辨季節,因為一天中多變的天氣,使得人們不得不把四季的衣服都穿在身上,這也就是“雲南十八怪”裏的一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歷史文化名城:
昆明(1)
大理(1)
麗江(2)
建水(3)
巍山(3)
摩梭人
東巴古樂
東巴文字
白族三月街
彝族火把節
傣族潑水節
當地名特小吃
過橋米線
宣威火腿
野生食用菌
三七汽鍋雞
有關雲南的電影:
在1949年以後拍攝的兩千多部電影中,有關雲南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達到150多部[12],其中《阿詩瑪》(以石林為背景)、《五朵金花》(以大理為背景)、《孔雀公主》(以西雙版納為背景)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諾瑪的十七歲》(以元陽為背景)、《花腰新娘》、《好大一對羊》等影片獲得大獎,而《千里走單騎》、《神話》、《無極》等影片也都選擇在雲南進行拍攝。
雲南,人類重要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雲南各民族融合、演變、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史,自戰國時期建立滇王國以後,行政建制和區劃經過無數次的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雲南。
元謀人
大約170萬年前,原始人群時期的人類就生活在中國大地上。雲南元謀人是我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之類簡單的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並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
莊跤入滇
西元前三世紀,莊跤通過黔中郡向西南進攻,“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建立了滇國。莊跤等將較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帶進了雲南,促進了雲南的發展,標誌著雲南從政治上與內地聯繫的開始。
秦開五尺道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雲南設置郡縣,開“五尺道”,從四川宜賓至雲南曲靖附近,因路寬僅五尺,故稱“五尺道”。五尺道的開闢溝通了首都咸陽經四川與雲南東部的聯繫,並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為秦帝國的組成部份。
漢武開滇
西漢元封二年(西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率巴蜀之兵臨滇,設益州郡,下屬24縣,郡府設在滇池縣(今晉甯縣),雲南為其中一個縣,縣城設在今祥雲縣的,“雲南驛”。漢王朝調整了郡縣,改變部落相立,不相統屬的狀況,帶進了一些封建生產關係。這一時期青銅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農業耕作水準。高超的冶煉技術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各種青銅器物品的出土,顯示了民間藝術家們的精湛技藝。大群被放牧的牛、馬、綿羊和山羊與家畜豬、犬一道,標誌了滇國發達的畜牧業。漢武帝還派唐蒙擴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漢王朝還組織人力開鑿博南古道,日趨頻繁的商賈往來,促進了西南與東南亞各國,尤其是與緬甸、印度的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漢武開滇。 諸葛亮治南:三國時期,現在的雲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區統稱為“南中”。西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統三路大軍親征雲南,他採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當進入滇西地區洱海(大理一帶)時,迅速平定了雲南奴隸主貴族發動的叛亂,降服了當地大姓孟獲,對孟獲“七擒七縱”,使盂獲心悅誠服地投降,井發誓永不造反。因此諸葛亮很快平定南中,雲南成為蜀漢的一部分。
爨氏據滇
西元317年司馬睿稱帝,建東晉,東晉初年,由內地遷至雲南的爨(音竄cuan)勢力逐漸強大,爨琛自主為王,統治滇池地區,爨氏曆統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區稱作昆川(或昆卅),並與隨、唐王朝保持經濟文化聯繫。
六詔統一
西元738年貞觀時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詔統一“六詔”,建立以洱海為基地的“南詔國”,詔主皮羅閣被封為“雲南王”,南詔曆傳13王,統治200餘年。
段氏建立大理國
西元937年,段思平滅南詔建大理國,西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領為“雲南節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區域,以大理為都城,相傳22世,共統治316年。在大理國統治期間,鄯闡城(今昆明)逐漸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間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膽”的故事。
元跨革囊
西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征雲南,破大理國,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 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西元1274年忽必烈派賽典赤·贍思丁到雲南。西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雲南行中書省為全國11個行省之一,從此“雲南”正式作為省級行政區的名稱。政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賽典赤到雲南後,在經濟上制定賦稅,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過去殘酷屠殺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關係,興辦教育、安定政治形勢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氾濫成災,賽典赤徵召民工,鑿開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經螳螂川流入金沙江通過長江匯人大海,海口使滇池水位保持平衡,既不會乾枯,又免除水患,使滇池周圍皆為良田。賽典赤任雲南行政長官六年,社會安定、生產發展。于西元1280年病故于昆明,死後“百姓巷哭”、“號泣震野”。今昆明市五裏多小學內有賽典赤墓,歷代常有人悼念。西元1290年首封皇長孫甘麻刺為雲南梁王,是全省最高統治者,他的避暑行宮就在西山三清閣。
明建政權
明朝洪武14年(西元1381年),朱元漳派傅友德、沐英平定雲南,攻克昆明,滅元朝梁王,在雲南建立明朝政權,統治278年。
吳三桂進攻雲南
明末,以李定國為代表的大西軍,曾擁護流亡皇帝永曆帝以昆明為根據地為抗擊清軍。清順治16年(西元1659年)吳三桂進攻雲南,永曆帝及其隨員逃至緬甸,西元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吳三桂從緬甸逮回,絞死在昆明金蟬寺,(今華山西路“逼死坡”),明朝最後一代王朝覆滅。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的分裂判亂被粉碎。(即歷史上的“三藩”叛亂)清代後期,杜文秀,李文學等先後起義,震撼全省。鴉片戰爭以後,雲南受到帝國主義的威脅與侵略,各族人民奮起反抗。
建立民國政權和討袁護國
1911年10月30日(即農曆九月初九日)蔡愕率眾舉行“重九”起義, 11月1日,起義官兵在五華山組織了“大中華國雲南軍都督府,”推蔡鍔為都督,李根源參議院院長兼軍政部總長,建立民國政府,推翻了清朝在雲南250多年的統治,1915年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領導發動了護國運動,點燃了全國討袁護國的革命之火。1926年,雲南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組織。1945年12月1日,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昆明舉行了“一二·一”學生運動,遭當局殘酷鎮壓,4人遇害,製造了震驚全國的“一二·一”慘案。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雲南省主席盧漢率兵起義,雲南和平解放,建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
宣威火腿
雲煙
野生食用菌
普洱茶
文山三七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