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會員名稱

你的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忘記密碼

會員*

電郵*

*輸入錯誤,請重新輸入
返回登入

登記

會員

密碼

電郵


性別


生日


居住地


*所有資料必須填寫

漢劇

admin

/ 2012-12-06 14:31:30

漢劇舊稱楚調、漢調,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間,至嘉道年間走向進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流行於湖北,遠及湘、豫、川、陝、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 漢劇聲腔以西皮、二簧為主,首創皮簧合流,豐富完善了板腔體音樂的表現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嗩呐、笛子、絲弦三類。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嗩呐、鑼、鈸等,並夾用馬鑼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漢劇劇碼豐富,號稱八百出,現在尚存六百五十余出,較流行的約三百多出,主要取材于歷史演義和傳說故事,其中的代表性劇碼有《雙盡忠》、《兩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審陶大》、《合銀牌》、《斬李虎》、《宇宙鋒》、《鬧金階》、《哭祖廟》等。 漢劇的腳色行當較為完整,共分末、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對兄弟劇種行當的豐富和發展有較大影響。漢劇在發展中先後湧現出米應先、余三勝、余洪元、董瑤階、李彩雲、李春森、吳天保、陳伯華等眾多傑出的演出者,尤其是解放後形成的吳(天保)派和陳(伯華)派表演藝術代表了漢劇發展的高峰,在全國影響很大。 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地漢劇團急劇減少,至今湖北省境內僅存兩個專業漢劇院團,許多劇碼和傳統技藝正隨著老藝人的謝世而失傳,急需加以搶救和保護。


標題



內容



其他資料



連結


認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