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6 18:06:01
巴陵戲原名巴湘戲,民間又稱之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為巴陵戲。它是湖南省重要的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湖南的岳陽、益陽、常德、湘西、長沙及鄰近的湖北、江西部分地區。巴陵戲淵源于明代萬曆年間傳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陽腔流入湖南,對巴陵戲高腔的出現產生了較大影響。清代乾隆年間,巴陵戲吸收其他劇種的藝術因素,以唱彈腔為主,兼唱昆腔和雜腔小調,逐漸發展成一個較為穩定的戲曲聲腔劇種。 巴陵戲現存傳統劇碼三百七十多出,內容多取材于歷史演義和話本,以反映歷代政治、軍事鬥爭題材為主,其中的代表性劇碼有《打嚴嵩》、《九子鞭》、《夜夢冠帶》、《崔子弑齊》、《打差算糧》、《張飛滾鼓》、《三審刺客》等。巴陵戲的音樂分聲腔和伴奏音樂兩部分,聲腔又分昆腔、彈腔和雜腔小調幾種,其彈腔分為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調,同時還有一種特殊的唱腔形式西二簧,其過門能巧妙地將南北路融為一體,南唱北拉,風味獨特。彈腔用胡琴、月琴、小三弦伴奏,輔以嗩呐、笛子和長杆子等。用於伴奏的打擊樂器包括板鼓、課子、堂鼓、大鑼、小鈔、雲鑼、馬鑼等,有一套完整的鑼鼓經,成為將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組成一體的紐帶。 巴陵戲的腳色分生、旦、淨三大行,生行包括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貼補等;旦行包括老旦、正旦、閨門、蹺子、二小姐等;淨行包括大花臉、二淨、二目頭、三花臉、四七郎等。巴陵戲用中州韻、湖廣音結合湘北方言演唱,特別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有一套較為完整的傳統表演程式,形成了粗獷樸實、細膩生動的藝術風格。其表演有「內八功」、「外八功」等技巧。「內八功」是指喜、怒、哀、樂、悲、愁、恨、驚八種刻畫人物心理、表達人物情感的基本技巧。「外八功」則泛指手、腿、身、頸及鬍子、翅子、翎子、扇子、水袖等的運用。巴陵戲的表演特別注重眼神,常用的眼神有正眼、斜眼、喜眼、怒眼、哀眼、病眼、賊眼、妒眼、媚眼、死眼等三十多種。歷代巴陵戲藝人在武打戲中吸收民間武術、雜技內容,創造了拋叉、拋椅、鑽刀圈、鑽火圈、翻桌、疊羅漢、順風旗等許多表演絕技。巴陵戲的道白除常用的韻白、戲白之外,還有京、蘇、川、淮、晉、沔陽、通城等方言白口,用以表現某些人物的地域特徵及其身份、性格。 巴陵戲是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國的地方大戲劇種中佔有重要地位。其舞臺語言、劇碼、聲腔、音樂、表演乃至演出習俗中承載著大量與岳陽有關的歷史文化資訊,是研究岳陽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國戲曲流變和地方劇種成型、發展的寶貴資料。民國中後期,巴陵戲開始走向衰落,1949年以後經過搶救得到復興。現在由於現代文化的衝擊,湖南僅存岳陽市一個巴陵戲專業劇團,已處於滅絕邊緣,急需得到救助和保護。